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内容:
主要讲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本章重点:
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农民阶级)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地主阶级洋务派)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天国的建立
(1)背景
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谋生。洪秀全7岁入私塾读书,非常聪明,仅用6年的时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又自读中国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务农。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但几次到广州,他耳闻目睹了英国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卖国和人民的斗争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渐生忧国忧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
金田
永安
天京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天京陷落1864年
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
天京变乱1856年
后期防御战
(2)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失败经过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加了金田起义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冀王:
石达开
1853年,太平军进城入南京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