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题教学是难点与热点问题。如何教好高年级数学应用题?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对题目的审题能力,要教会学生解题的基本步骤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会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分解。同时,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题目的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题目设置上实现弹性化和活性化。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若审题不清楚,就很难理清解题的思路。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与所求的问题,审题是应用题教学的第一步。不少学生一看到文字较多的应用题就会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抓住关键性的语句,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其次,在审题过程中剔除题目中无用的干扰成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题意,并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总是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因此,只有抓住关键性的语句进行认真分析,理清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有时候还需用画图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解题思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应该设计各种各样的练习,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复述题意,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多复述一次会多一点感悟。复述能力提高了,又能让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学会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关系
应用题中有一些条件比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那么就要用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理清解题的思路,进而准确在作出解答。例如:工厂原计划10天加工零件1000个,但由于改进了技术,现实际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就完成了任务,那么在实际生产中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零件多少个?这题可以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从已知条件来分析,已知原可以知道原计划每天加工100个零件,从实际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即8天,那么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就是125个。还有一种分析:要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就必须知道实际每天加工零件数和原计划每天加工的零件数,然后用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减去原计划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即可。然后再看条件,由原计划10天加工1000个零件可以求出原计划每天加工的零件数,由实际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可以先求出实际加工零件的天数,然后再用1000除以8,就能够求出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数,最后就可以用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减去原计划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就能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个零件了。
三、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
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也是趣味学习和生活学习的一个过程。所以,应用题型的选择十分重要。例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那么裤子多少元?这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应用题,题型十分接近学生的生活,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我们不妨这样来引导学生:上衣的价钱要高于裤子,假设上衣的价钱是
“1”,则裤子的价格就是3/5,上衣高于裤子的那一部分就是1-3/5=2/5,上衣比裤子高160元,所以,衣服的2/5是160元,那么上衣的价格是160÷2/5=400(元),则裤子的价格是400×3/5=240(元)。对于这道题来说,衣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因而讲解起来较流畅一些。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