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楹联的文化内涵.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楹联的文化内涵
摘要:楹联,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学瑰宝,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本文探讨了楹联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楹联;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20-01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副比较常见的对联是从王安石的七绝《元日》一诗当中转化而得来的。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总要放爆竹、贴春联热热闹闹的迎接新年的到来。过年贴对联是每年迎新的时候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您可能也不知道对联最初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不是现在的形象,想要知道它的来历吗?那我们就要从“桃符”这二字说起。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据最具炙脍色彩的《山海经》记载,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
“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传说毕竟是传说于史无证,但是它毕竟寄予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向往。其实春联中一开始就表达了人们对于避凶、驱邪、求平安之意。到了它最鼎盛的时期,比如说清朝以后不仅家家户户每年春节的时候要在大门上贴上喜庆红火的春联,而且在厅堂之内各个门户之上都要有春联,这些春联必须要和厅堂的功能内容相协和。
中国的古代建筑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的,所以对联总是分列两边成双成对,如果中国的建筑没有对联和扁那就是一个木制的模型,给人感觉不到更多的文化。中国建筑当中的这种布局给对联搭起了舞台,对联也确实的想尽了办法利用这个空间,于是我们才有了那么多的名声对联和古建对联。要知道楹联发展到了清代的时候可以说到达了一个顶峰的时候,《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称:“清代楹联的兴盛实在是古老文学传统末尾之处最灿烂的荣光。”
南阳府衙是元、明、清三代南阳知府的官署,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衙楹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彰显了衙署楹联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到南阳府衙大门赫然可以看到一副对联,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鹊鸣恐有冤民。”大门对联是居家对联的主角,是一个家族和一个庭院的门面,也是对联最重要的部位。门联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对联角度来看,大门对联最能表达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大门对联也是所有家庭最为重视的一副对联,达官贵人多从大门联中突显自身的地位,而商贾

浅谈楹联的文化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