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鬼城”康巴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鬼城”康巴什我们都去内蒙古“鬼城”康巴什散散心吧2010-04-0117:50:22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蒋丽丽今日聚焦全民皆“房”的年代、满城皆“房”的荒凉——我们都需要去康巴什散散步,看看那些空荡荡的房子,想想我们的房子将把我们带往何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耗资50多亿元、历时5年建设的新城康巴什,建好后成了一座空城。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而扬眉吐气。2007年底,人均GDP超过北京上海。美国《时代》周刊刊文称,康巴什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4月1日东北新闻网) 新城康巴什的确很美,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有办公大厦、行政中心、政府建筑、博物馆、电影院和运动场,中产阶级式的复式公寓和别墅将成片的小区塞得满满当当。但问题是,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商业之城,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空城。2009年8月出版的《康巴什》季刊透露:新区人口情况2008年为28000人,。两三万人散落在一个32平方公里的钢筋水泥丛林里,不难想象是个什么场景。康巴什缺的不是房子,而是人。但问题是,按照当地两三万人的繁衍速度,填满城市恐怕尚需沧海桑田的时间;但如果你在北京上海深圳,或即便在内地农村,没事儿谁又会花高价去定居新城?康巴什的想法是好的,康巴什的房子也是好的,但城市因人才能叫做城市,乌托邦式的发展之梦,注定只能是年少轻狂的痴人呓语。康巴什的冷清,只怕是当下不少城市暂时还不会读懂的寓言。在我的家乡,小小的县城,最繁华的地带不是图书馆或市场,而是鳞次栉比的新楼盘,买房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预期中的脱手,不难想象,一旦房价的多米诺骨牌坍塌,人去楼空,城市会空虚成什么样子。数据说,房价收入比的国际警戒线为1比6,我国超过警戒线一倍以上,在一线城市突破了1比20;而空置率呢?如果把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计入空置率,则数字惊人,上海、北京和深圳空置率达到40%,换言之,将近一半房子是没人住的。说得再具体一点,此前,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不租不住的房子,就只是在等着涨价,等着冤大头接盘。这个时候,房子或城市就是一个圈套,利用社会资源,做了一个高大华丽的诱饵,等着一干民众把兜里的财富通过银行、地产商再次分配,然后一辈子为悬浮空中的物业埋单。经济学基本道理告诉我们: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是个定量,个个都去建房,个个都等着房子涨价,而不是从事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则这样的繁盛图景不过就是社会财富的“朝三暮四游戏”而已,强势者得利,弱势者失利,贫富分化加剧,投机成为财富的增值手段。为数百万居民建造的城市耸立着,却成为了一座“鬼城”,因为没有人为之接盘。那么,为什么康巴什没有“刚性需求”?为什么康巴什没有推高房价的“丈母娘”?一句话,因为这座新城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是闭门规划的“真空产品”。当我们的城市,将房子装扮成地方经济的兴奋剂,一针接一针打在城市肌体上,引得民众将买房当做一生最大的经济,谁来为我们农林牧副渔?谁有心思搞三百六十行? 全民皆“房”的年代、满城皆“房”的荒凉——我们都需要去康巴什散散心,看看那些空荡荡的房子,想想我们的房子将把我们带往何方。(邓海建)“鬼城”康巴什们不是百姓之福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刊文称,康巴什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报道说,花5年时间耗资50多

“鬼城”康巴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