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古诗文
【关键词】古诗文趣味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A-0070-01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体现“礼”、“乐”的和谐统一,是一种以礼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文化,它追求对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理想的激励。古诗文不仅凝练、简洁,而且绝大多数具有音韵美。可以说,学习古诗文,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行的新教材中,许多古诗文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与塑造。我们应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教学古诗文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现在,多数学生因为古文功底薄弱,往往觉得学习古文枯燥乏味,老师也感到古文教学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通常只按常规的教法,单纯地释词解句,致使整个课堂缺乏活力,本来就缺少基本知识的学生们,当然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小学古文教学一定要有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精心导入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古文教学的导入更是十分关键,成功的导入能创造情趣、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学奕》的教学导入:
①今天老师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这是我们低年级学过的一篇童话故事,请你在观看后说出这篇童话剧的题目并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
②这几名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同学们观看得津津有味,谁能说说这是哪篇童话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猫钓鱼》有着同样道理的课文《学弈》(板书课题)。
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然后自己练习阅读,边读边大略了解课文,这样,教学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有的教师用简单的谈话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虽然简单,但是由于“专心致志”是熟悉的一个词,这么熟悉的词语出现在将要学的古文里,激起学生想去看看、学学的念头。古文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释题式、引经据典式、悬念式、小故事式等,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有情趣的基础上多读
选入课本的每一篇古诗文都是有着其特定的含义的,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也往往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名作,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教化与开导作用,而且在韵律方面往往都是朗朗上口。这就要求老师要教给学生读古诗文的方法,要掌握古文字句之间的音韵与节律变化,长短句之间的过渡。读的过程要有变化,读的形式多样化,比如比赛读、个人读、小组读、模拟人物读等,从而读出古文的韵味。音韵美是汉字的特色,其对偶、平仄所形成的抑扬顿挫,实为中国所独有。实践证明,多读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诗文,并慢慢感觉到它的美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科学研究证明,学生对小学时期所背诵的古诗文
趣味教学古诗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