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可以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试运行(生产)五个阶段。其中试运行(生产)期的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是:主要完成试运行(生产)前的环境保护检查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投产前的环境保护验收,实际上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延伸,评价文件审批、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建设和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分别构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一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一、环境保护设施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是防止产生新的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环境保护设施包括如下设施。
(1)各类污染控制设施包括:水污染物、空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振动、电磁、放射性等污染的控制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除尘设施、隔声设施、固体废物卫生填埋或焚烧设施等;
(2)生态保护设施包括保护和恢复动植物种群的设施、水土流失控制设施等等,如为保护和恢复鱼类种群而建设的鱼类繁育场、为防治水土流失而修建的堤坝挡墙等;
(3)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包括能源回收与节能设施、节水设施与污水回用设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施等等,如为回收利用污水而修建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管道、为回收利用固体废物而修建的生产装置等;
(4)环境监测设施包括水环境监测装置、大气监测装置等污染物监测设施。
除上述环境保护设施外,建设项目还可采取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用以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如对某些环境敏感目标采取搬迁措施、补偿措施,对生态恢复采取绿化措施等等,这些措施也应当与建设项目同时完成。
二、“三同时”管理制度
1972年在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此后大家便把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为“三同时”。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经与会代表讨论并报国务院批准,“三同时”正式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防止新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两大根本性措施。
“三同时”是我国特有的环境管理制度,国际上通常在环境影响评价概念中,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设施的建设和落实及建成后的监督监测,看作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全过程。我国由于“三同时”制度先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就人为分成了两个阶段。.
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制度建设中,“三同时”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首次把“三同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定下来。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三同时”制度
再次给予确认,第二十六条规定: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五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