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枫桥夜泊张继.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已落下, 乌鸦仍然在啼叫着, 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 难抵我独自一人
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 。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
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
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
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 ,又名枫桥寺; 另一种说法,“寒山” 乃泛指肃寒之山,
非寺名。
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 " 无常钟 "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 “诗人
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说者
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 “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
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 ‘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
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
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 ,谈
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
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 :“夜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
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 ,‘钟
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
赏析
《 “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
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
边之景 ,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
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
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
融幽远。 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 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 为那里的一桥一
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 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 ‘愁
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碛砂唐诗》 :“‘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
写竟夕光景, 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 古唐诗合解》 : 此诗装句法最妙, 似连而断, 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 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 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
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
动、一明一暗、 江边岸

枫桥夜泊张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