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色信贷”托起农村党员创业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色信贷”托起农村党员创业梦
云南省武定县插甸乡安德村党员张兴才怎么也不会想到,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还能成为远近闻名的肉羊养殖专业户。
一年前,借“红色信贷”这股东风,张兴才把肉羊养殖创业计划书递交到村党支部,没过多久,他便从插甸农村信用社借到了9万元贷款,并用这笔贷款引进了优质肉羊品种——“大耳朵”。如今,张兴才的羊厩里满是肥美可人的“大耳朵”,它们洁净的皮毛和憨态可掬的模样让张兴才一家乐开了花。
他告诉笔者:“我家总共养了80多只‘大耳朵’羊,现在不但出售肉羊,还向高桥、猫街等乡镇出售小羊羔,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仅今年就卖出55只种羊,收入13万元。”与记者的交谈中,张兴才创业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张兴才只是云南众多依托“红色信贷”支持而发家致富的农村党员的缩影。
“在云南农村,有部分想创业的困难党员和群众存在发展经济无门路、创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销售产品无信息的‘四无’难题,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红色信贷’资金的注入,使农村党员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心目中的致富领头人,带动了广大农民创业就业,激发了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干劲,并形成全社会帮扶困难党员的导向,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红色名片——“红色信贷”把共产党员这一红色名片引入到信贷业务中,扶持农村党员群众走上致富路
插甸乡大古普村委会主任王文会利用10万元“红色信贷”办起了专业合作社,养起了120头猪、100多只羊,种植了40亩的烤烟和30多亩工业用辣椒,搞起了“农家乐”,到年底预计纯收入将达到30多万元,村里入股的群众都将得到分红。王文会微笑着说:“‘红色信贷’不仅圆了我的创业梦,而且还带动了乡亲们入股分红。”
据了解,“红色信贷”是云南农信社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联合推出的支农惠农金融产品,它把“红色名片”与信贷产品有机结合,以农户信用为依据,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授信额度10至30万元不等,还贷期限为1至3年。对自身创业的党员,授信不超过10万元;对能帮扶1~2名困难群众致富的党员,授信不超过20万元;对能联系帮扶2名以上收入偏低、3名以上困难群众的党员,授信不超过30万元。同时,各地农村信用社结合实际,根据当地党组织推荐,对有一技之长、有好的创业项目、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青年团员,也可发放“红色信贷”贷款。
云南省委组织部在武定县的挂职干部陈真永说,一方面,很多农村党员群众苦于没有资金,迈不出创业致富的第一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由于各种限制,缺乏向农民群众发放贷款的畅通渠道。“红色信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正是由最熟悉群众的基层党组织牵线,对贷款人进行初步信用评估,再加上政府的贴息和风险保障金,从而使
“红色信贷”具备了利率低、周期长、额度高、手续方便快捷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创业资金筹措难问题,打通了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的绿色通道。
红色力量——激发党员创业致富愿望,使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创业致富成为鲜活的样本,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过去,贷款说明你没本事,养不活自家;现在,贷款说明你信用好,致富有门路。”古普村依靠“红色信贷”办起专业合作社的王文会说,“‘红色信贷’受到了农村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大家都踊跃规划创业项目、抢着提出贷款申请。”

“红色信贷”托起农村党员创业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