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锦》
廿埠小学何
教学目标:
通过课本介绍与教师的讲解帮助同学们了解古代乘法计算方法一种——“铺地锦”,会用这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
通过古代与现在所学乘法计算方法的比较,感知现代计算的简便,让学生体会到古代知识与现代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自主探索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数学的教学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的过程。现在的教材在内容设计与编排上注重三维目标的体现。教材中有意识的安排活动课、实践课、信息窗等。这些内容往往被许多老师忽视。本节课的设计利用教材编排中补充内容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让学生互助、合作,学会与同学交流、争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除了学到知识外,在思想上,情感上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情感与态度得到提升。
教学难点:掌握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画好格子的纸若干,练习本,计算器,电脑、相关课件设备。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PPT出示:
1、“一天,明朝皇帝朱棣要求郑和出巡西洋,就命令郑和去安排。“皇上,此次出使西洋准备带多少护卫与商人?”皇帝朱棣说:“护卫就带56个方阵,商人要多点就带625个方阵。(每个方阵24人)。”
“要安排多少人呢?”郑和立刻拿起笔算呀,算呀,算呀,算呀……很长时间过去了。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意在时间上切入要点为后面介绍铺地锦的时间上做一个铺垫,同时在人物与事件上有意识选用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国情与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问题设计上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质疑与好奇。)
2、提问:“同学们,你们会算出护卫的人数吗?那商人的人数呢?你能用最快的速度算出来吗?”
(学生动笔笔算。表扬计算速度快的,慢的给予勉励)
3、同学们你认为学习数学有意义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怎样才能让乘法的计算速度提高呢?
PPT出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也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活动
PPT出示,某商场一月售出部分电器的统计如下:
种类
电吹风
电话
电熨斗
电钣锅
微波炉
洗衣机
冰箱
电视机
单价(元)
56
85
99
115
358
1360
1890
2999
数量
24
14
13
36
87
115
107
226
总价
讨论“在此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单价、数量、总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何计算电吹风的总价?”
(学生尝试计算)
“56X24”指名同学分两大组一种摆竖式板演,一种用计算器计算。
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用电脑进行表格公式计算。
“为什么郑和算了那么长时间呢?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听取学生的见解)
“类似于这样的乘法古代人怎么计算这样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本质二让学生在感叹计算器速度的同时,更加感
《铺地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