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及当地材料供应情况。
、用电供应情况。
。
、新工艺、新材料的先进经验和应用资料。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3.《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常识读本》建设部建筑管理司2000版
14.《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二、人工挖桩工程概况
根据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工程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本工程采用端承桩基础,以中风化砂岩层为持力层。岩石的天然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承载力特征值≥。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桩型和桩径为圆桩(D=1000㎜、900
㎜)。桩身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
三、施工程序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放线挖孔线→挖第一节桩的土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和桩位中心线→安装活动井盖,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卷筒,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核准桩孔垂直度和直径→绑第二节护壁钢筋→拆第一节护壁模板(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 5N/㎜ 2)→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重复第二节挖土,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施工工序循环作业直至桩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直径,深度,持力层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桩身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详见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图)
四、孔壁支护
1、为确保孔内挖土操作安全,防止土壁坍塌。每挖孔 1 米深要支护一次。由于现浇混凝土护壁整体性好,能与土壁较好的结合,受力均匀,安全可靠,因此护壁支护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
2、由于该工程拟建房屋区域内不平整为坡地建筑,自然地面高程与设计桩顶高程之间的高差较大,因此地面以上按设计房屋高程就形成了厚度不等的填方区,为了保证施工中自然地面与桩顶间填方区的桩孔一次浇筑成型和桩孔内挖出的弃渣堆放的安全。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砖砌护壁厚
240mm)的方法进行施工。(详见人工挖孔桩护壁支护及配筋图)
3、混凝土护壁分段一次开挖高度由土质情况而定,一般为 1 米,但土质不好也可一次挖 。护壁混凝土厚度为80㎜。护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 C20 ,
4、第一节护壁的地面处,做一个高不少于 500 ㎜的井壁圈,以保护井口和防止地面水流入孔内。
5、护壁模板拆模必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
五、挖孔方法
挖孔由人工从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岩层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桩径,扩底部分,先挖桩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