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原子弹间谍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45年,美国把一颗叫“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它不仅结束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让世人真切感受到其超强的杀伤力。从此,核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正是为了捍卫其霸权地位,“二战”尚未结束时,原苏联人早就打起了原子弹的主意。“小男孩”爆炸不到一个月,贪图西方物质文明的原苏联情报人员走进了加拿大司法部。他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围绕原子弹情报,原苏联在西半球铺设了一张巨大的间谍网络。随着调查深入,这个潜藏的网络浮出水面。然而,面对美国司法当局的死刑威胁,被指控窃取原子弹情报的罗森堡夫妇却死不开口,罗森堡间谍案因而成为美国司法史上最具争议的案件。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它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原子弹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原子弹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原子弹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1945年9月5日晚8点左右,一个目光黯然的年轻人迈着沉重的步履,离开了原苏联驻加拿大渥太华大使馆。他就是伊戈尔·古曾科。古曾科是原苏联驻加拿大武官尼古拉·扎博京上校的译电员,1943年夏天来到渥太华。他主要承担扎博京与莫斯科之间的密码通讯工作,一直受到上司的器重。但是,1944年9月的一天,扎博京把他召进了办公室,告知莫斯科方面立即召回他和他的家属。武官的通告让古曾科感到不解,15个月来,他与妻子安娜已经习惯了加拿大丰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的孩子安德烈也刚刚降生,一家人不久前搬进了萨默塞特大街511号的舒适公寓。妻子也对莫斯科的安排无法理解,他们决定留在加拿大。可是,要让渥太华接纳一位原苏联公民,必须向加拿大提供一份“见面礼”。这样的礼物不难准备。古曾科在大使馆负责武官与莫斯科中心之间的联络工作,了解到大量的机密。古曾科为了“后路”也早就做过打算,他平时就留意收集一些“证据”。使馆里原来有一些印有“销毁”的秘密文件,它们通常都由古曾科送到焚销炉中,可他却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第二天一早,古曾科夫妇拿着文件来到加拿大司法部,那时加拿大和原苏联还是盟国,所有没人相信原苏联人在这里搞情报。正在古曾科感到为难之时,妻子安娜冲动地说,“这些都是关于原子弹的秘密情报”!“广岛余波”这时没有退却,原子弹仍然是敏感话题,就这样,情报逐级上达,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获悉原苏联正在挖美国的原子弹墙角。总理一方面把这情况通报给美国和英国等盟国成员,同时开始秘密清查隐藏在加拿大各个政府部门中的原苏联间谍。古曾科送来的一些密码电报引起了加拿大情报机构的重视。其中一份提到:“亚历克将要在斯特兰德的金丝大学工作。碰头时间和地点是,10月7日、17日、27日的晚上11点,在不列颠博物馆前面的街上。”加拿大皇家骑警队按图索骥,很快找出了这个代号“亚历克”的原

原子弹间谍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10-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