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诉词能否构成诉之指控——兼论公诉词与起诉书之关系.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东某地发生一起建国以来第一起被列入“中国大案录”的抢劫、敲诈勒索刑事犯罪案件,
被告人王某与吴某某、王某、罗某、王某某等 15 人纠合,先后作案十余起,劫得人民币数十
万元及戒指、项链、手机等财物一宗。公诉人在起诉书中指控被告人王某与吴某某、王某、
罗某、 王某某等 15 人涉嫌抢劫、 敲诈勒索共同犯罪, 第一被告王某是主犯, 应当对全部犯罪
行为负责 [01]. 但是,公诉人在庭审调查结束后发表公诉词(即公诉意见书,下同)时,却指
出上述被告结成犯罪集团,共同实施犯罪活动,第一被告王某是主犯,应当对全部犯罪活动
负责;被告人吴某某、王某、罗某、王某某 4 人也是犯罪集团的主犯,应当对其分别参与的
犯罪活动负责。问题由此而得以彰显:根据《刑法》第二章第三节的规定,犯罪集团与一般
的共同犯罪不仅在刑法认定上存在严格区别,而且在刑罚适用上也有着很大差异,并且对犯
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处罚较之一般共同犯罪的主犯也要重,至于是否构成主犯
而对被告人量刑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因此,在本案中,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时,明显超出
了起诉书所指控的内容,构成了多个新的指控。那么,公诉词能否超越起诉书之指控内容?
公诉词能否构成诉之指控?对此,笔者拟从起诉书与公诉词的关系、如何变更或追加公诉指
控以及公诉人自由裁量权之自由与不自由等多个理论视角予以检视。
一、起诉书与公诉词的关系
按照通常的看法,公诉词是起诉书的补充与发挥。 [02] 公诉词与起诉书的内容与作
用是不同的。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犯罪并要求追究刑
事责任的法律文书。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 281 条的规定,起
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
四个方面。其中,起诉的根据和理由部分必须写明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犯罪的性质,这
也就是诉的指控。
而公诉词是公诉人在庭审调查结束后庭审辩论开始时代表公诉机关所作的总结性发
言。严格来讲, 公诉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 2001 年修改法律文书
前,公诉词也一直是被归入检察机关内部工作文书中的,只是由于考虑到此意见要在法庭上
公开发表,具有对外性特征,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公诉意见书的制作,才在修改时将其列入
法律文书的范围。 [03] 公诉词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概述法
庭质证的情况、各证据的证明作用,并运用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
楚,证据确实充分; 二是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 论证应适用的法律条款并提出定罪及从重、
从轻、减轻处罚等意见;三是根据庭审情况,在揭露被告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
作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04]
由以上起诉书和公诉词的性质及内容来看,起诉书的作用是指控犯罪,发起审判。
起诉书的内容要求简洁明了,因此,其对认定事实理由的表述非常简略,并不直接引用证据
论证认定的事实,更不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分析或驳斥。基于起诉书的这一缺陷,需要
在庭审活动中以其他的形式予以弥补。而公诉词就是形式上较为完整的一种弥补方式。由于
经过了庭审调查阶段,控辩双方展示、质证了各种证据。这时,公诉人可以通

公诉词能否构成诉之指控——兼论公诉词与起诉书之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uixin13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