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人推敲诗作.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曾出家为僧,后还俗应进士科考试。他作诗相当刻苦,
据说为写五律《题李凝幽居》经过反复推敲: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
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贾岛初赴京师, 一日于驴背上得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之句,他反复吟咏,
想把“推”字改为“敲”字,斟来酌去拿不定主意,就在驴背上吟哦,还不时以
手来比比划划,作“推”与“敲”之势。当时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以吏部侍郎身
分兼任京兆尹, 正从街上经过, 贾岛一心只记着推与敲, 还在驴背上比划推敲的
动作,不觉驴子冲到京兆尹仪仗队的第三列,被人推到韩愈的面前,说明原委,
韩愈为其定了“敲”字。
为 、吟
、 诗 等
诗 。、 词
古人写诗作词非常注重炼字。 “ 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 “ 赋以一字见工拙 ” ,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古人写诗作
词,讲究锤炼字面,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 使全句游龙飞动、 另人刮目相看的,
便是所谓 “ 眼 ” “ 眼 ”
下面我们仅举几个宋代的例子来看一下古人炼字的工夫。
春 ?(
到 , 过 , 入 , 满 ,
绿 字 绿 字 绿
“ 风又绿江南岸 ” 北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传说,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
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先用 “ ” 又改作 “ ” 后改作 “ ” 再改作 “ ” 都
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 最后才选定了这个 “ ” 。这个 “ ” 用得很好, 一个 “ ”
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 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给人以动的感
觉。这句诗是写景,触景生情,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云 ?( 云
四 破 三
破 而 来 , 来 而 影 , 影 引 弄 字 弄 字
“ 破月来花弄影 ” 宋 ?张先 《天仙子》)。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 “ 、月、
花、影 ” 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 “ 、来、弄 ” 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
“ ” 有月 “ ” 月 “ ” 有花 “ ” 花 “ ” 出 “ ” ,有 “ ” 而有花枝随风摇
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 从天上写到地下, 云横皓月、 风弄花影,
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
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风 (
老 字
老 字
肥 梅 ,小 , 拂
一 , 花 ,
“ 老莺雏,雨肥梅子 ” 宋 ?周邦彦 ?《满庭芳》)。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
容词、名词都可以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
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
待其中亲鸟的辛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 “ ” ,当真浓酽
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 “ ” 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又一个雨
“ ” 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 “ 雨纤纤风细细 ” 到 “ 堤杨柳醉春烟 ”
到 “ 枝红杏出墙来 ” 再到 “ 褪残红青杏小 ” 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
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轻轻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润,那黄中晕红
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古人推敲诗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