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策略的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董素静
1
探讨内容
策略探讨
学生分析
时代背景
不足与困惑
2
时代背景
理念层面
主体性: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
和发展的主人
生活化: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全社会的树立
3
时代背景
实践层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
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学生是受传统“授受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学生,其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受他的中学教师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观念陈旧,亟待改变。
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他的主体性发挥的意识、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成长以致影响未来中学生的成长。
4
学生分析
北京生源
表达能力较强
思维活跃
惰性也较强
要求教师在课程中尽可能减少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
策略探讨
不拘泥于课本,弱化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从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内容。
教材使用
8
策略探讨
教学方式—理论学习
1 理论知识的学习淡化而不弱化。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时短缺等实际问题,减少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实践中穿插理论知识的教学。
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介绍,力求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更新已有的传统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
9
策略探讨
教学方式-学生实践
2 加强学生实践
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自身成为教学的主体。
形成讲课-自评-互评的互动体系。
营造学生探讨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讲-评中形成思考,发展顿悟,更新理念。
10
上海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