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⑴、你生长在( )a、农村 74% b、城市 26%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 18% b、没有 8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b、缺乏法律知识 40%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b、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c、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d、不重要 0%
篇二:
实验室安全学
第一章:绪论
实验室安全学的重要性:实验室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的技术和装备、发现新材料、新功能的主要场所,有各种电器、仪器、各种机械设备、化学材料、多种气体等,这些装备和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健康和公共安全,因此开设实验室安全学。发生事故后,严重影响实验进程;对人身安全: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对国家财产:会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对将来的工作:会对将来的工作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实验室常见的事故类型:分为:火灾、爆炸、电击、中毒、射线伤害、其他安全问题。1火灾分为电气火灾、化学药品火灾、其他(吸烟)等。
2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化学药品爆炸、氧化剂活泼金属爆炸、高压容器爆炸3电击:供配电系统电击、雷电电击、静电电击
4中毒:化学药品中毒氰化钾、氰化钠等、有毒气体中毒例:氯气、CO2、氟气等、有毒金属中毒Pb等
5射线伤害分为放射性核辐射等、其他射线(X射线、紫外线)等
6其他安全问题如:粉尘、噪音、机械设备、微生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
实验室安全学学习目的: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避免物质财产的损失,保障技术功能和环境的安全。这就使安全科学的目的从单纯着眼于人而扩展到人一机-环境的安全性。
第二章:燃烧、火灾与爆炸
㈠燃烧篇
1燃烧的必要条件及防火的基本原理
A燃烧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可燃物烧凡是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2)助燃物具有较强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助燃剂。(3)着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能引起可燃物质着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B防火基本理论:防火: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发生。防止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并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这是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是防火技术措施的根据。防止火灾发生是避免火灾危害的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2燃烧类型按照燃烧的特性不同,燃烧可分为自燃、闪燃和着火(燃烧)三种类型⑴自燃和自燃点。
①自燃和自燃点的定义: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为自燃。引起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温度(引燃温度),简称自燃点。
②自燃的类型,根据促使可燃
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