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通史之中国古代史.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基本要求: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
发展要求: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百家争鸣
一、何为“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一)在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
(二)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四)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各学派
不同
政治主张
哲学思想
辩难融合
百家争鸣
三、意义
课前提示、P7 知识链接
百家争鸣
四、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意义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法家
韩非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百家争鸣
四、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
主要观点
意义
儒家
孔子
仁、礼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
韩非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百家争鸣
四、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
主要观点
意义
儒家
孔子
仁、礼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
韩非子
发展观、集权观、法治观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百家争鸣
四、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
主要观点
意义
儒家
孔子
仁、礼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
韩非子
发展观、集权观、法治观
道家
老子
世界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齐物”
墨家
墨子
百家争鸣
四、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
主要观点
意义
儒家
孔子
仁、礼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
韩非子
发展观、集权观、法治观
道家
老子
世界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齐物”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约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受压制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
不被重视
仁政、君轻民贵
战国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不被重视
仁、礼、为政以德
春秋
原因
地位
思想内容
时代

通史之中国古代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1.98 MB
  • 时间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