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歌名词性意象.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用康德的话说,即“灌注了生气的形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整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元曲描写了哪些景物?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诗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诗人目之所及: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的,甚至古道之上,西风之中的那匹马也是瘦的。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而景中之人,断肠天涯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所以这首曲词蕴含诗人很复杂的愁绪:既有凄凉无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飘泊的孤苦,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无奈。2、这首元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意象组合,它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创设了极其丰厚的意蕴,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性,运用名词组成意象,可谓是一词一景,从画面中我们分明感到这些景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仅是自然之景,因为包含诗人无限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例2:古时旅人为了安全,总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这些名词性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写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听到鸡鸣声就赶紧起来查看天色,见天上有月就马上收拾行装,踏上旅程,诗人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起程,可谓是早行了,没想到铺满寒霜的板桥之上,早已是人迹斑斑,真所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诗人羁旅之苦、怀乡之情就溢于言表了。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注:治病不蕲三折肱:《左传说》:“三折肱,知为良医。”《国语·晋语》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蕲:祈求。例3: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的诗。诗中叙述了两人十年别离之苦,回忆了昔日友情,并想象好友身处逆境之情形,表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说彼此相隔遥远,连鸿雁都拒绝传书,音信难通。颔联,彼此相聚的时间太短,而漂泊别离的时间太长。桃李、春风,这些春天里才有的美好事物,象征了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江湖、夜雨、残灯指漂泊在外的生活。这两句喜与悲之对比强烈,更凸显了相思之深。颈联,写好友家里虽然只有一座空荡荡的房子,但他能做到“君子固穷”,志存高远。尾联,他想象到黄几复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可还在那个猿猴啼哭、四处瘴气的地方苦读,赞扬他学而不倦、为人正直、不肯屈从流俗的高洁品质。

诗歌名词性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4 KB
  • 时间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