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计算机基础(上)》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部分
1、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1) 数制、基数、权的概念
(2) 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以及十六进制。
(3) 数制之间的转换(限于无符号整数):除余法、二进制ó十进制、二进制ó十六进制、二进制ó八进制、十六进制ó十进制
(4) 计算机内采用的数制、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优点:可行性、简易、可靠性、逻辑性)。
(5)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位、字节、字的概念。存储容量、KB、MB、GB、TB的含义。字长的概念、字长和计算机性能。
(6)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加法)、逻辑运算(与、或、非)规则。
(7) 整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整数的加法。字长和计算机表数范围。
(8) 如何表示整数的符号。原码、补码。整数补码的加减法(考试不要求)。如何把一个数转换成补码表示。
(9) 西文文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编码标准、ASCII编码、扩展ASCII编码。西文字串表示举例。
(10) 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编码标准、GB2312码、内码、外码(输入、输出)、点阵(16*16,24*24,48*48,64*64)。汉字串表示举例。计算机如何区别汉字编码和西文字符编码(考试不要求)。其它编码标准(简介GBK、BIG-5、UNICODE)(考试不要求)。
(11) 文字串的大小比较(字典序、拼音序、笔画序)。
2、 计算机基本原理
(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软硬件系统举例
(2) 什么是冯· 诺依曼机,冯· 诺依曼机的构成部分。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 输入设备的功能和典型输入设备举例。(鼠标、键盘、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的功能和典型输出设备举例。(显示器、打印机等)
(5) 控制器的功能。(协调各部件工作)
(6) 运算器(ALU)的功能。
(7) 存储器的功能(存放数据和程序)。存储单元、地址、地址空间(考试不要求)。
(8) 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总线。三总线(地址、控制、数据)
(9) 计算机指令、指令的格式、操作码、地址码、指令举例、指令系统、程序的组成、程序在存储器中的存储。(考试不要求)
(10) 中央处理器的构成和功能。
(11) 系统时钟、时钟频率(主频)、时钟频率的单位(Hz)、时钟频率和中央处理器的性能、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字长)。
(12) 指令执行过程(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为执行下一个指令做准备))
(13) 程序及其在模型机上的执行(考试不要求)。
3、微机硬件及其扩展
(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主机板(CPU、内存、Cache、BIOS、I/O扩展槽、基本
插座)、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数据线等。
(2)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芯片简介(考试不要求)。
(3)微处理器的概念。
(4)主机板(母板)及其重要部件。
(5)内存储器、存储条。随机存储器(RAM)、
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