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与美国战争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 。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美元地位的确立1944 年 7 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它的实质就是:全世界的货币跟美元挂钩,而美元与黄金挂钩。之后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 ,美国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1971 年 8 月 15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黄金的羁绊,随意加印美元了。当然,这首先需要与黄金脱钩后完全变成一张绿纸的美元,在全世界面前,仍然保持它的信用。而美元也必须保持它的霸权地位。怎样才能保持美元的霸权地位呢?美国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根支柱,一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力。二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但美国也担心,仅仅靠美国自身的实力,别人不买你的账怎么办?那么,与黄金脱钩后的美元, 最好与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挂钩, 才能确保美元的地位。 机会很快就来了。1973 年的 10 月 6 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人又巧妙的说服欧佩克,用美元来结算石油贸易。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对外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国的资源,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说美国打伊拉克、利比亚是为了控制石油,那么美国打朝鲜就是为了泡菜,打古巴就是为了雪茄,打越南就是为了香蕉,打阿富汗就是为了山羊,那么美国打南斯拉夫是为了什么?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战争?为了石油。那么,为什么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却不从伊拉克免费拉走一桶石油?美国普通百姓为什么也要和世人一道忍受高油价的煎熬?其实答案在前面已经给出,就是全球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当美国打下伊拉克时,首先出现的是什么情况?全球油价飙升。油价飙升,交易又以美元结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球需要更多的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通过战争打出了全球的美元需求。打伊拉克战争之前,一桶石油 38 美元,打完了之后接近 150 美元,一场战争把美元的需求打高了近三倍。当全世界需要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石油时,最高兴的除了产油国,就是美国政府了。因为这样一来,美国政府就能开动印钞机,印刷更多的美元,而美国不会白白把美元给你,你必须拿你的产品去换,从而再一次加入实物换绿纸的游戏。这样,更多的美元流到了其他国家的手里,流到了产油国的手里,也流到了需要购买石油的国家手里。这么多美元攥在这些国家手里除了作为财富的符号让人开心外,就是变为废纸的前景让人担心,因为美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贬值,这个时候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美国人早就为你准备好的选择:购买美国的国债。购买美国国债使巨量的美元回流美国,也使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那么,美国为什么需要让流向全世界的美元, 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美国呢?因为,美国需要大量的世界资本回流美国,才能保持其正常经济生活的流动性,否则,大部分美国人刷卡透支的好日子就难以为继。为此,美国会不惜动用战争手段,去打坏别国、别的地区的投资环境,像驱赶羊群一样,把美元驱赶回美国。所以说,表面上看,伊拉克战争和石油有关,但实际上主要是和美元有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科索沃战争剑指欧元有人会问,科索沃地区并不产石油,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要打科索沃战争?打科索沃战争和美元是什么关系?1999 年 1 月 1 日,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 1∶ ,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结算货币
美元与美国战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