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诱导学生奔向未知的星星之火.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自学的思考
古今中外,大量生动的事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自学的天地无限宽广,自学的道路无比深长,自学出人才。
李春没有读过几年书,但他从小酷爱读书,长大后做了木工仍然坚持自学,勤奋刻苦,后来成为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他设计制造的“赵州桥”成为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品。
华罗庚因家庭贫困无法交学费,回到家乡小杂店当学徒,一有空就用心读书,买不起书,就借来抄录。从14岁开始自学数学起,他决心努力钻研这门学问,不分寒暑,每天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19岁时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25岁时成了蜚声世界的数学家。
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学,以后他在面包房当学徒,在船上当学徒工,当流浪汉时刻苦学习,练习写作,终于成了举世皆知的大文豪。
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还自修了大学的英语、日语教材,学习了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
………………
如上所述,在历史和现实中,自学成才的名人和非名人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这些人不会自学,没有自学能力,那么他们的命运会如何?自学和命运为什么会这样紧紧维系在一起?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给自学青年的题词中写到:“任何时期总是以在工作中学习为主,因此,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
”有人比喻,学会自学就等于青来了一位“随叫随到的老师”,它能伴随你终生,使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孔子在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从“治于学”到“而立”,到“不惑”,到“知天命”,到“耳顺”,到“从心所欲”……活到老,学到老,把自学当成终身的事,所以自学是每个人必备的本领,那个人应该尽快尽早地掌握它。“自学”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固然永远敞开着大门,但只有那些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才能获得他发给的文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警告:“今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用的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自学成才是一条必由之路,不进学校必须自学,即使进了学校,教师也只能起指导、咨询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成才也是要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人类社会的知识在不断的增长、发展,单是历史上有定论的知识也浩如烟海,何况以高科技为龙头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带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具备了自学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独立广泛地摄取各种书报、杂志,增长知识才能。同样,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未来的人没有自学能力,他们的命运将如何?自学与未来为什么又这样紧紧维系在一起?可见,自学能力是现实和未来的客观需要。学会自学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用长远的战略的眼光,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来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自学能力呢?
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依赖别人而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从这个概念中可知构成自学能力的四个条件: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性);2、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实践性);3、不依赖别人(主动性);4、独立地进行(独立性)。自学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

诱导学生奔向未知的星星之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qjyga55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