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成路小学王龚燕老师
如果是花,她愿做蔷薇:有根的顽强、蔓的进取;如果是树,她愿是黄杨:四季常青、充满活力。从教近三十年,她用行动实践着她的诺言: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就是新成路小学语文教师、工会主席、区人大代表王龚燕。
王老师常说自己很适合当老师。她对教师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对学生发自肺腑的喜欢。她一看见孩子,灿烂的笑容便溢满脸庞,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老王老师”。二十八年来,她对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了如指掌。
王老师把孩子的每件事都看作大事。一个双休日,王老师接到了班中一位家长的咨询电话:孩子从星期五回家后,一直跟着妈妈,不敢一个人独处。母亲询问孩子后才知道,周五学校举行了防暴演习,由于演习较逼真,造成这孩子有一点紧张。孩子这样,做家长的不知怎么办?王老师接到电话毫不犹豫地推出了自行车,从城北辗转来到戬浜和宝山交界处,足足骑了一个多小时。富有教学经验的她,循循善诱,孩子紧张的小脸马上放松下来。孩子的母亲激动得连连感谢。
小青曾是新成路小学众所周知的顽皮学生。父亲入狱,母亲弃他而去,年迈的无经济收入的祖母又患癌症。他恨自己的父亲,抱怨自己的家庭,缺少关爱的他,在学校里仗着人高马大,总是欺负弱小。然而,正是这样一只在学校里天天惹是生非的小刺猬,时刻牵动着王老师那颗充满慈爱的心。在他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涯中,王老师始终无微不至的关爱着他:为他订购学生牛奶,每隔一段时间送他一本书,带他参观嘉定博物馆、到龙飞饭店吃饭、游秋霞圃公园……在她和风细雨般的关爱下,小青的进步和变化有目共睹。那一次,王老师专程带小青到医院看望小青奶奶并提出为祖孙二人照相留念时,平日里感情冷漠的小青出人意料地露出兴奋的神情,羞涩地对王老师说,这还是他第一次拍照片呢!王老师听了心里酸酸的——孩子真的好可怜!但王老师的心随即被欣慰溢满了——因为那难得的兴奋和羞涩不正表明,一个普通孩子应有的热情已经开始在小青的身上复苏了吗?!王老师那母亲般的关爱,在小青进入中学后,也一直延续着。看见孩子鞋子破旧,她毫不犹豫地掏出100元为他购买;看见孩子天冷没有帽子,她马上为他送上。她还专程到中学看望孩子,向老师了解小青各方面的情况。对于这一切,王老师只是淡淡的说,她只想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体会到应有的亲情温暖。而小青的一句
“我将来挣了钱第一个就给王老师花”虽然天真,但也预示着感恩的种子已经在小青心中发芽了!
王老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能争取到家长的支持,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王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相处十分融洽,她始终把家长当成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尽管她已有好多年不做班主任了,但与家长的商议探讨从未间断。家长们都很愿意跟王老师交流、讨教育子办法,她曾连续21年受实验幼儿园等多家单位邀请作家教辅导讲座,受到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还把自己的家庭变故、奋斗经历及对孩子的期望都向王老师倾诉,把王老师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王老师家的电话几乎成了教育咨询专线了。
王老师是青年教师们的引路人,她总是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抚育青年教师。屈指算来,王老师的所有徒弟现在在区里都已成了校、区、市各级骨干教师或名校中层干部。这令王老师颇为自豪。有一位徒弟曾这样称赞她的师傅:“如果说父母给了我生存的躯壳,师范生活搭建了我职业的桥梁,那么王老师的细心指导则鼓足了我的信心,丰满了我的羽翼,填充了我的灵魂,使我如今
爱心永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