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士德》中人性欲望的启示
摘 要:歌德所著的《浮士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笔者试从人欲望入手去揭
示欲望是维系全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纽带, 并通过对欲望的辩证关系阐述进入
浮士德的内心世界,从而探寻欲望的终结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浮士德》是歌德
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历史性的巨著。它取材于 16 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
乔治 ?浮士德的民间传说。 歌德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 经历辗转,
直到 1831 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 终告完成。 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
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切,都反映
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 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 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
的作品。
关键词 :浮士德;人性欲望;辩证关系
《浮士德》 是歌德生前耗时最长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 可谓是其本人的精神
自传,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而没有唯一特定的中心思想,正如歌德在《歌德
谈话录》中所言:“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表现什么观念,仿佛以为我自己
懂得这是什么而且说的出来! ,,,, 恶魔打赌输了而一个一直在艰苦的迷途中
挣扎,向较完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了解救, 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
许多问题的好思想, 但这不是全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点为依据, 倘若我
在浮士德里所描绘的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活能够用贯穿始终的观念这样一
条细线串在一起,那倒是一件绝妙的玩意儿哩。 ”这说明浮士德彰显的是一个多
元的世界, 不能用一个观念或思想概括完全。 因而笔者试从全剧所折射出的主人
公人性的欲望这一面侧重着手,挖掘《浮士德》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人性欲望之所在
浮士德的一生是追求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一生, 而他的追求无一不是受其
欲望的操纵。在他的一生之中经历了学之欲、爱之欲、权之欲、以及最终的梦想
之欲,而这纷繁的五种欲望又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展现了浮士德从对观感欲望到
精神欲望的升华。
浮士德经历了追求知识的过程, 最终从书本的禁锢中解脱出来, 踏入了探寻
新的渴求之中。接着,他经历了爱情与官能的快乐,这时爱之欲的悄然兴起,带
给他愉悦, 而玛甘泪的结局及其一家的死亡又给他精神上沉重的打击。 之后,他
跨出了个人的小世界步入了社会的大世界。 进入宫廷,他对权力的渴望日益膨胀,
企图掌握一定的权力, 从而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 然而腐败的封建宫廷使他的幻
想破灭, 他的计策非但没能拯救这个国家, 反而导致其更混乱。 随着权之欲萧然
而逝、浮士德蒙发了对美之欲的追求。 可惜, 他对美与古典艺术的理想追求虽然
崇高,却不现实,追寻的只是形式而非内容。美的幻灭之后,浮士德从幻想世界
回到现实世界去找回最终的理想。 他试图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建立自己的事业。 他
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了经济, 对大自然进行了改造, 这一事业虽然局部地改造了社
会,但这是建立在以人命为代价的基础上。最后,浮士德面对他完成的事业,在
欲望的终结中得到了满足。
欲望是人的本性在圣经中人失去乐园是因为受到智慧欲的引诱, 但也正因为
失去了乐园,人才成其为人,才有了智慧,有了自己的劳动和主动性,世界才在
1
人的手中不断地改变模样。难以设想,如果不是蛇的出现,人类一直住
《浮士德》中人性欲望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