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5课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2.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钩码、测力计、毛巾;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
1. 课件出示新旧鞋子图片,观察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会怎样?
2. 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次更费力呢?
3. 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4.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摩擦力除了可以感觉,也可以测量。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演示)
那么不同的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样吗?(请1至2名学生上台拉讲台桌和学生桌,感知摩擦力有大有小)
师:的确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学生说到的各种因素,后面写上“?”——预计回答:物体的重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
三、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师:我们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先选择“与接触面的状况”和“物体的重量”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 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不能改变的是什么?
。
,教师指导(每种测量3次,尽量减少误差);填写实验记录单。(师在课件中填写实验记录表。)
,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二) 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实验记录单中。
,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师进行统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