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沧海》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
《观沧海》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环节。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他是三国时曹操的代表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二、说教学目标
l、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遗词造句的妙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包括四个小环节)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一定知道曹操吧?我们从《三国演义》或其他故事中了解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可能了解的曹操是奸雄、狡诈等)同学们说的没错,但狡诈、诡计多端也需要智慧,这足以说明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仅如此,历史中真实的曹操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的诗人,是一位胸怀大志文学家,大家不信的话,老师有诗为证。(投影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请同学们齐读。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首曹操的《观沧海》,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曹操笔下的大海风景和他观沧海的非凡气度吧。
【设计意图:从反面入手,引出反差的不同形象,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笑声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课程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作品简介
请学生根据预习分组交流,师最后选出最准确、最完整的介绍,投影显示以下文字: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军北上,征伐乌桓;九月获胜,班师南归,著名的《观沧海》,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位置在我县西南)时,写下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作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学会借助现代工具学习,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既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又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三】初读感知
l、思考:题目中的“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分为三层。1-- -2句为一层,交代登临地点;3---12旬为二层,描写大海景象;最后两句为三层,写诗人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注意一词之差,含义相差很大,诗词学习中也要注意分层次阅读】
【四】研读探究(四个问题,投影展示)
1、思考: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板书
观沧海
曹操
点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思考: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几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实景的一共有六句,“水何澹澹,

《观沧海》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