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猪场规划与设计
杨金勇(硕士生20317018)
陈安国(教授指导教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摘要:猪场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场址的选择和合理的布局,这也是建设好规模化猪场的根本性问题。本文综述了在给定的场址上,如何对猪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提高整个猪场在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场畜舍规划设计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1. 场址选择
由于本次规划的场地已经选好,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但一般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应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它畜牧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等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
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平方米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平方米考虑,生活区、行政区另行考虑,并留有发展余地。
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躁、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使蚊蝇和微生物孳生,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便于排水,但坡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便,坡度应不大于25°。在坡地建场宜选背风向阳坡,以利于防寒和保证场区较好的小气候环境。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的要求。
养猪场饲料、产品、粪污、废弃物等运输量很大,所以必须交通方便,并保证饲料的就近供应、产品的就近销售及粪污和废弃物的就地利用和处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污染周围环境。但交通干线又往往是造成疫病传播的途径,因此选择场址时既要求交通方便,又要求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猪场距铁路、国家一、二级公路应不少于300--500米。
场地选定后,须根据有利防疫、改善场区小气候、方便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场地的地形地势、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尺寸及功能关系,规划全场的道路、排水系统、场区绿化等,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及每种建筑物和设施的朝向、位置。
场地规划: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为便于防疫和安全生产,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顺序安排以上各区。
建筑物布局:猪场建筑物的布局在于正确安排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布局时需考虑各建筑物间的关系、卫生防疫、通风、采光、防火、节约占地等。生活区与生产管理区和场外联系密切,为保障猪群防疫,宜设在猪场大门附近,门口分别设行人,车辆消毒池,两侧值班室和更衣室。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并注意卫生防疫,种猪、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繁殖猪舍、分娩舍应放在较好的位置,分娩舍要靠近繁殖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育肥舍,育肥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侧设装猪台,运输车辆停在墙外装车。如商品猪场可按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产房、断奶仔猪舍、肥猪舍、装猪台等建筑物顺序靠近排列。病猪和粪污处理应置于全场最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距生产区应保持50米的距
万头猪厂规划.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