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
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库文档分享
2、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库文档分享
(3)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
库文档分享
“五个统筹”是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新词典
库文档分享
新词典
"六小工程" 是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是200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首次提出的。
“粮食直接补贴”是把国家通过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以间接补贴农民的暗补方式,改为将保护价与市场价的价差以现金形式直接补给农民,由"暗补"改为"明补"。
库文档分享
新词典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在研究中提出,循环经济应当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库文档分享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库文档分享
二、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库文档分享
我国离工业化还有多远
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1979年,在我国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 、48%和24% 。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 、51%和34% 。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库文档分享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没有达到20%以下这一国际标准;而到2001年,%,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
库文档分享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