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基准和轮廓度公差
主讲:蔡霞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基准是具有正确形状的理想要素,是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依据,在规定位置公差时,一般都要注出基准。
在实际应用时,则由基准实际要素来确定。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由于实际基准要素存在形位误差,因此由实际基准要素建立理想基准要素(基准)时,应先对实际基准要素作最小包容区域,再来确定基准。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由实际轴线建立基准轴线时,基准轴线为穿过基准实际轴线,且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轴线;
1)单一基准
(中心要素)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由实际表面建立基准平面时,基准平面为处于材料之外并与基准实际表面接触、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平面。
1)单一基准
(轮廓要素)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实际轴线建立而作为一个独立基准使用的公共基准轴线时,公共基准轴线为这些实际轴线所共有的理想轴线。
2) 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当单一基准或组合基准不能对关联要素提供完整的走向或定位时,就有必要采用基准体系。基准体系即三基面体系,它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基准平面构成。
3)基准体系(三基面体系)
应用三基面体系时,设计者在图样上标注基准应特别注意基准的顺序,在加工或检验时,不得随意更换这些基准顺序。
确定关联被测要素位置时,可以同时使用三个基准平面,也可使用其中的两个或一个。由此可见,单一基准平面是三基准体系中的一个基准平面。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有相对位置要求的两要素中,基准可以任意选定。主要用于两要素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完全相同的零件,或在设计要求中,各要素之间的基准有可以互换的条件,从而使零件无论上下、反正、颠倒装配仍能满足互换性要求,
4)任选基准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允许在测量时用近似方法体现。
基准的常用体现方法有:模拟法、直接法、分析法和目标法等。
一、基准和基准体系
1) 模拟法
通常采用具有足够形位精度的表面来体现基准平面和基准轴线。
用心轴表面体现内圆柱面的轴线。
用V形块表面体现外圆柱面的轴线。
用平板表面体现基准平面。
第九讲 基准和轮廓度公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