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没有“随便”这个选项
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六岁就开始住校了。她幼儿园的时候一直是阿姨照顾,上小学以后,我回家比较晚,早上上班的时候她还没有起来。把女儿送去住校,他们都说我是“硬着陆”,比较狠心。我每次送她,她都哭,我也跟着哭。
因为我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我希望她住校,这一点还是有比较理性地思考。在家里,我们不能给她很好的照顾和学习的督促,我觉得还是学校更专业。我也筛选了学校。再一点,我希望她周末回家时,我能够全身心陪她。如果她天天在家,我或许不会那么耐心,那样可能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印象,就是父母天天在督促她学习。
周末回家以后,她也很想我,我也很想她,大家都非常轻松。我是要她把所有的学业在学校完成,我也宁可平时周一到周五加班完成所有工作,周末一定回家。原则上。周末我会带她出去玩,我希望孩子不光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接触大自然,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视野要开阔,多见一些世面。我希望她身心健康,而不是一个小学究。
有时候,周末她会参加一些拓展活动,她是参加拓展年龄最小的孩子,她自己比较喜欢从小是放养的状态,不是说家长把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这种,让她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我们家一年会安排两次出游,这样做是因为我有些愧疚的心理。一家人应该共享天伦之乐,所以她在暑假会有相对十几天的长途出游,寒假基本上是一个星期的短途旅行,大家觉得很幸福。当我们一块儿出去的时候,孩子到每个地方都很兴奋,她也增长知识,我觉得是最大的幸福,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大女儿12岁,去过十几个国家,一开始是亚洲国家,后来是欧美,我们既是去旅游,也是让她感受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博物馆什么的。一般周末安排的也是户外活动,比如拓展训练,去科技馆等。
我个人比较注重孩子的品质。虽然是女孩,但是不能太娇弱。女孩首先要有自信心,再一个是好奇心,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一定要搞明白了。小孩子有了好奇心以后,才有求知欲,他才愿意去学。
在兴趣爱好这块,我对孩子的要求不是按照家长的设计,就是根据她的爱好。首先补习班原则上不让她上,因为我觉得学校的学业压力挺大,兴趣班小提琴、钢琴她要喜欢可以上,但不一定考级。她五岁开始学小提琴,六岁到香港、澳门表演。中间有段时间,她不喜欢小提琴了,开始喜欢钢琴,后来又回到小提琴,我都没有给她压力。这样的话她自己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是成绩还是不错的,到现在的级别不是特别高,学琴只是一种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
包括学习这块我们也没有给她太大的压力,她基本上是中上等,每次考试不管是什么成绩,只要比上次强就行,或者说考得不好,但能找到原因,改过来就可以了。
我女儿比较诚实。有一次,老师给她判错卷少扣分了。她主动找到老师去解释。这个是我非常关注的,比她考了九十分都重要。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老师说她爱告状。我问她,你为什么爱告状?她说同学做了什么什么错事。我说,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你要更多看到同学的优点,可能就会很开心。老师开家长会也说过,如果你们都只看别人的缺点,你眼里可能就感觉都是煤球,如果看优点,都是鲜花,如果他做得不好,你可以直接跟他说,没必要去报告老师。如果你总是看别人的缺点,跟谁都成不了朋友。这是在某一个年龄段的事情,因为她那会儿是小队长。
还有一次,她的同学和家长一块儿组织拓展训练,大家
生活里没有“随便”这个选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