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中国厦门
2014年9月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信息公告(第二号)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属于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特做此公示,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14天。公示期间,对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及所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等有疑问或建议的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或建议。
1、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泉州市港口管理局
联系人: 陈工
电话/传真:0595-2250181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持证: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
地址:厦门市大学路178号
联系电话:0592-2195335( 蔡工) 传真:0592-2195335
一工程概况
围头湾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泉州市海岸线最南部,为海西对台前沿,海岸线呈南北走向毗邻厦门港,地理位置东经118°34′、北纬24°31′。围头湾港区东与台湾金门相望,南接厦门翔安区,西邻漳州,北靠泉州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18°33′″,北纬24°29′″~24°41′″。水路至厦门港35海里、至后渚港48海里、至福州港180海里、至金门港6海里、至高雄港170海里、至香港港322海里。陆路至324国道福厦干线的水头镇10km、至福厦高速公路11km、至南安市区40km、至泉州52km,外部条件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1。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从在建围头湾10万吨级航道上的S1'点接入至石井作业区5000吨级战备码头,。其中S1'~S4 航段可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双向通航要求;S4~S6航段可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S6~S8航段可满足5000吨级杂货船全潮单向通航要求。其中,S1'~S6航段礁区一次性炸除至石井作业区远期通航规模要求,即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乘潮通航要求。
改建临时过驳锚地为2#锚地,建设规模为万吨级船舶锚地;新辟3#锚地,建设规模为5000吨级~1万吨级船舶锚地(3个锚位)。
远期扩建3#锚地,,满足12艘1000~10000吨级船舶锚泊要求;新辟4#锚地,,,锚泊半径450m,满足1艘3万吨级船舶锚泊,该锚地工程不纳入本期航道工程。
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内容包括疏浚、炸礁和导助航工程等。、,,移位灯浮标11座(其中1座需改标别后移位)、撤除灯浮标3座。施工工期18个月。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疏浚区分为航道疏浚区和锚地疏浚区,其中航道疏浚区从S4点西侧约370m起至石井战备码头船舶回旋水域,。根据浅区平面位置,航道疏浚区又分为三个疏浚区,其中疏浚一区位于S4~S5航段;疏浚二区位于规划5万~2万吨级码头泊位前沿的S5~S6航段;疏浚三区位于1万~5000吨级码头泊位前沿的S6~S8航段。锚地疏浚区分为3#-1锚地疏浚区和3#-2及3#-3锚地疏浚区。-1。
根据疏浚航段工程量、土质类别、水域条件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疏浚区采用2500m3绞吸式挖泥船挖泥吹填上岸的方式进行疏浚,即绞吸式挖泥船挖泥直接吹泥至围垦造地堤坝内。
2#锚地东侧有1处炸礁区、3#锚地南侧航段和航道末端1处礁石区须炸除。-1。
S1'~S5航段炸礁区设计底标高取-,S5~S6航段炸礁区设计底标高取-。S6~S8航段炸礁区设计底标高取-。、,边坡1∶。
炸礁工程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施工方案,由炸礁船进行爆破施工,采用8m3抓斗船清礁,弃礁用1000m3自航驳运至指定区域抛卸,加以回收利用。水下钻孔爆破一次性钻至设计孔底标高(加超钻深度),工艺采用毫秒微差延期爆破法。
炸礁主要施工工序如下:炸礁船定位→水下钻孔→装药→起爆网络联接→炸礁船撤离起爆→完成一次炸礁过程。依此工序循环至炸礁工程完成。
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海洋三所2013年10月及2014年3月在工程及周边海域进行的两个航次水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工程及周
厦门港后石港区南太武仓储物流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