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室“十二·五”建设规划
系、部、室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编制日期: 2010年3月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实验室建设概况
1、实验室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点基本具备课程实验教学条件,初步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1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360m2,各实验室功能及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专业实验室设置情况
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房间及面积(m2)情况
服务课程及学时
备注
冶金与高温实验室
马公馆105、104
(72 m2)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综合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
学院
共用
材料合成与改性实验室
测试楼521、523
(36 m2)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综合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
矿物加工工程实验室
马公馆107(36 m2)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粉体科学与工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
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
测205、207(72 m2)
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综合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现代金相实验技术、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
测105(54 m2)
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材料工艺性能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
材料物理性能实验室
测206(36 m2)
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材料工艺性能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
金相制样室
测106(18 m2)
现代金相实验技术、材料工艺性能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
材料制备实验室
马108(36 m2)
材料工艺性能综合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
材料工艺实验室
原测108,现测510(36 m2)
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综合实验、材料工艺性能综合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
热分析实验室
测101(36 m2)
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艺设计)、特色与创新实验
学院
共用
专业综合实验室
测201(36 m2)
专业所有综合实验,全天开放
XRD\SEM\XRF
测203、204、108
学院共用实验室
2、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除学院公用大型仪器设备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现有设备见附表2。总价值为
2137929元。其中2006-2009年投入占70%左右,约150万元。
3、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内涵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规划和建立了材料组成与结构表征、材料加工与制备、材料性能测试等三大类教学实验室,重点建设了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
材料制备实验室主要购置了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高温电阻电炉、微波烧结炉、气氛炉,热压烧结炉等,用于金属材料熔制的真空熔炼炉、电阻炉,以及用于金属热处理改性的真空热处理炉、渗碳炉等,基本能满足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需要。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室主要购置了液压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蠕变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各类硬度仪等设备,基本满足结构材料教学需要。
材料显微结构实验室主要购置了金相显微镜及金相制备相关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一个自然班的教学实验,是十一五期间建设较好的一个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共承担结晶学与矿物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设计与制备、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合金熔炼原理、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课程设计、现代金相实验技术、材料显微组织与结构实验、特色与创新实验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课程,同时承担每年约150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每年50名左右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十一五期间,依托金刚石薄膜实验室、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及现有专业实验室,承担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和四川省等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被3大检索收录40余篇。
总之,较好地完成了上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的各项实验室建设任务。
4、教学队伍
专业实验室设有管理人员3名(初级2名、中级1名),专职实验教师1名(热分析实验室),所有实验课程教学完全由专业教师执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