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讨论稿)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及我校“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和水平
(一)专业结构与布局
我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形成了初现地方师范性大学经、法、教、文、史、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46个普通本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中。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本科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特色与优势
学校本科专业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势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三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汉语言文学、化学两个省级品牌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技术学等五个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以特色专业及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我校一批师范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为我省培养了大量基础教育的师资,在全省内具有良好的声誉。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校专业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专业布局不尽合理,46个专业中工学及管理学专业偏少,对学校发展有一定禁锢;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性不强,师范专业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不够,新办专业师资队伍不足,战略型产业专业有待突破,部分专业招生人数过少,导致办学成本偏高。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综合教育改革和省部高校对口支持合作的机遇,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规律,对现有本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进行调整和改造;突出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立足湖北,服务鄂东南区域经济,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专业,发展和强化已有的专业优势,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发展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专业,到2015年,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框架,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传统的优势专业发展稳定,重点建设专业水平有显著提高,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优势明显,新增专业建设良好,申办新专业适度发展,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基本规格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办学条件得以充分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在学校发展科学定位基础上,综合考虑我省现有高校专业布点、人才供求和我校实际办学条件、办学能力等情况,根据学校“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逐步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在专业设置、管理和发展上形成自主、自检、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
2、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把特色发展作为加快我校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设一批特色
湖北师范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