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监狱学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监狱学研究2015年第02期(总132期)2015年02月10日上海市监狱学会主办学会信息近日,由青浦监狱组织编译的《国际监狱改革与管理概况》资料集付梓。该书由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宋烈担任主编。本书选择和编译了由国际监狱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PrisonStudies)发布的有关实施监狱改革的指导文件和新闻摘要。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5章,主要是国际监狱研究中心关于监狱改革的指导文件,讲述各国在监狱改革中的常见问题,如改革方案的评估和可持续性、警员培训、特殊罪犯群体管理等问题并探索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二部分包含了国际监狱研究中心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出版的总共18期的双月新闻摘要。本书对于了解国际监狱改革和行刑趋势,拓宽视野,提升监狱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青浦监狱王枫供稿)热点关注离开数字考核,如何衡量司法公正继最高法取消法院考核排名之后,中央政法委日前要求,中央政法各单位和各地政法机关今年对各类执法司法考核指标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刑事拘留数、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项目。在法律范畴内,刑事犯罪与公民个体的人身权利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更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长期以来,刑事案件处理结果如何,往往依赖司法考核指标的数字表现,但是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到底如何,却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当然,作为办案机关,追求高质量的司法考核指标,体现出了积极的办案宗旨和意识。但是,这些考核项目的制定,并不一定是客观现实的。尤其是,囿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某些考核项目不可能成为衡量案件处理结果的依据,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导作用。比如,刑事拘留率、批捕率、有罪判决率等等考核指标的设定,必然会加大办案机关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本来不构成犯罪,但是迫于考核指标的影响,办案人员就可能将行为人的行为看得“严重”,进而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那么,这无疑背离了法律的本义,更对公民个体的权利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容易让刑案处理陷入到无序的状态中。事实上,追求上述考核指标,其目的就是严厉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进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客观上,将更多的犯罪行为人绳之以法,可以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考核指标设定的初衷和目的,并没有不妥,彰显出的积极价值值得肯定。只不过,对表面数字的过度追求,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犯罪行为具有“过去式”的特征,在证据的收集及还原真相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认识上的困难。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国家的无罪判决率大约在10%至20%之间,有的国家甚至会达到30%,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不高。相反,这种考核数据上的“不乐观”,却恰恰契合了刑事案件处理本义,体现出了法律的价值。在我国,当谈及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等指标时,我们总会看到100%、99%的可喜数据,但这种数据背后的真实性如何,到底有没有冤假错案,却应该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刑事诉讼也有自身规律,刑事案件的处理应该遵循该规律。基于此,清理不合理的考核指标,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彰显出了正确的刑事司法理念。但是,很多人也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清理考核指标后,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会不会大打折扣。其实,对于司法机关而言,这些不合理的考核数据取消后,恰恰可以提高办案准确度,减少办案人员工

监狱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