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中成长
本学期,我读了卢志文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感受很深。我认为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老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首先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辛苦,因为书的语言很幽默,像一篇篇散文。卢志文是能人,他平时很忙碌却忙而不乱。他是十所学校的总校长,身兼数职,他管理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从普教到职教,师生超过5万人。他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酷爱灯谜与书法,篆刻也是拿手好戏。而我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就经常忙得手足无措。我要好好反思自己,理清做事的头绪,学习他举重若轻的智慧。
卢志文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文中写到:“要正确认识自己,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我们都不要做那样的人,改变自己不容易,最多的借口就是太迟了,有一句话我是永远记住的,那就是世界上没有所谓太迟了的事情,如果你今天不去做,那才是真正太迟了。”卢志文的话时时提醒着我。
如今的教学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不仅要管理好班级,教好学生,迎接检查的材料也有许多。面对会议记录上一堆马上要做的事,我常常心情郁闷,疲惫不堪。但是想想卢志文的话,“埋怨是没有用的,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便有了做事的动力,在学校做不完的事,就拿回家去做,多熬几个晚上,等事情完成了,心情也轻松了。
卢志文曾说,学校是唯一允许人犯错误的地方,维护孩子的面子,孩子才有改过的动力,如果你让他彻底失去了自尊,那他也就失去了改正错误的动力。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冯××同学,二年级时,他拿了校服款65元钱,没有及时交给我,放在教室里
在读书中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