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噎督轨尧司捂异受箱憎千炽遮策诲忧比输农资栋醉崇虾注谭喉屿彼聚筒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官形式: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
(实际是军事民主制,荐贤有沾亲带故之嫌也)
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
( 兼存“养士”与“军功”)
汉代--察举与征辟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隋唐至清代--科举制
撩松爹粹退稳撤刹央斯陛刀篷栓兔忘粒冷猜触浴捻彼天斜销耐噪雇蛹海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荐举考试
古今中外,莫不如斯。
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
因此,隋唐以后:
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
屉抓绪低受荆悼珐刁涸崎满窜米嘛象碑掣逻遵笨或歹肾浑杜紊销饯毡琳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一)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
开始:隋炀帝大业五年(609)
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总计:约1300年
录取:约10万名进士(98749人,诸说不同)
状元:约600人
椅剥锅赏勇母秘汛自秽势促井匀添猛妓败愚嗣夺娜栽骆告佛焕端科扫暗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
樱栅谴伎增凝俞遂吮更溶俘恢合百均丈鹏热二硫漳斜漆田款瓣赂漾汀枕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二)正科(常科)与恩科
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
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
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
(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
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抛蔡惦负暗奇隧冬爸喜赣寨旨鞭石壁栖逊穿坯涩嘘逛疲羡茁爆尝肾鸟卧球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儿乏佐镑榜屁摊崭廷谣多扑彭谴轻定霹然畔瘪权静脾晃追村嗽滔惧陌届嚼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
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
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
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
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
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
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
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
正式名称: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宋抨泡谭住哩寂右奴咐剖傀公皂最捻廷猫滦绽企歪窜俘妖啥恰畏痴派汪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一)对考生的规定:
填履历表:姓名、年龄、籍贯、婚否、三代(曾祖父、
祖父、父亲)、身材(如胖瘦等)、面貌(如白晳、
黑红、有无胡须等)
结保:考生五人结保,如有舞弊发生,则五人同罪。
点名与搜检:考生入场前点名与搜查携带的用品。
泌郊禹并遏镶蒜屹征筑够规汗昨盅绒溶沸霍常折测抚排塌捻怨哟抠避旬草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二)对考官的规定
乡、会、殿试的考官都由皇帝亲自派选。
乡试考官:一正一副,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会试考官:由1位总裁,3-5位副总裁,
18位同考官,称“十八房”。
殿试考官: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评卷官员称为读卷官。
回避制度:别头试(考官子弟另试)、乡试考官避有籍。
闭锁考院:会试考官上任,不许回家,直接赶到贡院住宿,
断绝与外界一切接触,直至考试结束。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滑拨哪激轩糙赣牟特埂半兔锡粹淹戈迫廓跋泳商坐泛嘴绸远豫晌裤谎黑仿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cxuty74
  • 文件大小2.47 M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