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恶激励
虽然不否认海信电器的股权激励计划可能带来公司业绩的整体改善,但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业绩操纵,极大地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潜力
在2009-2011年的业绩考核期间,作为国企的海信电器因实施股权激励,极大地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潜力,相比高管们获得近4000万元左右的利益,公司业绩在今后数年可能都难以恢复较高幅度的增长。
毛利率坐上“过山车”
业绩增速玩变脸
2008年11月,海信电器公布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向公司董事、高管以及中层经营技术骨干共48人授予了总股本约1%的期权,自2011年起分3 年匀速行权。行权条件是:在行权限制期内,各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非后的净利润,均不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为负;其扣非后的净利润在2009-2011年的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4%,2009-2011年每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且均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2009-2011年的考核期内,海信电器均大幅跑赢考核标准:扣非后的净利润均达到近三年平均水平的数倍以上;净利润增长率均在100%以上,大大高于14%的考核标准;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都远高于8%及行业平均水平。由于业绩均符合行权条件,公司在2011年、2012年分别安排约222万与333万份的期权行权,余下的期权将于2013年行权。
公司“卓越”的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高企的毛利率上,%%。此间,%,%的同行业公司均值的6倍之高;而在实施股权激励前的2008年,%。
然而吊诡的是,2012年以来由于铜、铝、钢等原料价格持续下滑,家电企业的生产材料成本均有显著下降,黑电行业平均毛利率由2011年的16%%,%下降为2012年的18%。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股权激励考核期刚过,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就下降为-6%,其净利润较三年平均水平高出部分也由2011年的200%左右降为2012年的60%。对比同行业公司,却没有发现2011-2012年间存在如此之大的业绩落差。这说明海信电器为满足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的考核标准,可能虚增了2009-2011年间的业绩,业绩存在较大水分;而在满足了考核要求后的2012年,业绩开始被迫下滑。
调降广告费补窟窿
存货、现金流显疲态
究竟公司高管施展了什么财技,让毛利率如此顺从地波动?答案或在三费控制方面。
%,%;到了2012年进一步降为2%,%%,这样的变化趋势在各项费用上涨迅速的经济环境下可以说是好到难以置信了。一种可能是,股权激励导致公司经营层改善运营、控制各项费用;但也不排除公司将部分费用隐藏于集团或其他关联公司中,造成盈利能力超强的假象。
至于销售费用率,%,%。%的情况下,%,表现反常。公司近两年的销售费用明细显示,人员
海信恶激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