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儿科
小儿意外损伤是21世纪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是一组有规律和危险因素并可以预防的疾病。小儿急性中毒占儿童意外损伤的很大比例,也是急诊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及时正确的洗胃和药物治疗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
1、胃管插入深度
病人均取头部稍低,左侧卧位进行洗胃。临床洗胃先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新生儿经鼻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8 cm~22 cm为宜,从口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5 cm~17 cm 为宜, mm。
2、确定胃管位置
.(1)抽取胃液法,这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处。
(2)听气过水声法。即将听诊器置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的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3)三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3、胃管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胃管的种类很多,有小儿导尿管、肛管、小儿胃管、成人硅胶胃管、双腔洗胃管以及改进型气管导管。胃管主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来进行选择。3岁以上的小儿洗胃可采用22号~24号成人硅胶洗胃管经口插入胃内进行洗胃。
4、置管方法
小儿置胃管的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式。经口置胃管法更简便,胃管较粗,并发症少,缩短了洗胃时间,便于输氧急救操作,患儿及家属较易配合。
5、洗胃方式的选择
口服催吐法:此法主要适用于清醒、能合作的病人。
注射器法:适用于3岁以下患儿,用50ml或100ml注射器向胃内注入和抽出液体。注射器法操作简单、刺激性小,进出胃内液量准确。
低压吸引器洗胃法:适用于3岁以上患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灌肠袋低压吸引器洗胃法,吊瓶低压吸引器洗胃法及一次性输液管和负压吸引器法。低压吸引器法具有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吸出彻底、安全,及时有效地清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几乎没有损伤胃黏膜。同洗胃液距床面30cm~50cm为宜,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宜保持在100 mmHg~200 mmHg( kPa),以免损伤胃黏膜,每次灌人液100ml~150ml为限。
电动洗胃法:7岁~l2岁患儿多采用机械洗胃,利用正负压及液体动力学冲击原理。其特点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大量、彻底洗胃,并能准确计算出入胃液量,避免洗胃液被重吸收。
6、洗胃液的用量
一般5岁以下患儿为1 000mI ~2 000 mI ,5岁~1O岁为2 000 mI ~3 000 mI 为宜。洗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并发脑水肿和肺水肿。
7 、洗胃液的选择及导泻
按服毒物种类选择洗胃液,常用清水、温盐水、碳酸氢钠(美曲膦酯中毒禁用)或高锰酸钾(硫磷中毒禁用)。小儿洗胃以温水、生理盐水为佳,最好为生理盐水,因为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能力差,而温水洗胃又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的紊乱。
小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副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