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浮力》
教材分析
《浮力》这一节是选自人教版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学衡、液体压强和控制变量法探究多变量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综合能力比较强。教材将知识点教学分为3个部分: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的重点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影响因素解决好了,对浮力的概念也起到深化的作用,使学生全面认识浮力,同时也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
,了解浮力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浮力的存在,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
,了解浮力产生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浮力的存在,通过演示实验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结合实验理论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大烧杯、细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重物,漏斗;
:弹簧测力计、水槽,水、重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讲述“皮球掉进树洞里”的故事,然后模拟树洞实验,引出此故事中的取皮球方法用到了我们物理学的浮力。
演示实验: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中,往乒乓球上倒水,水从漏斗下流出,乒乓球沉在水底。这时再用手按住漏斗口,学生观察实验,问乒乓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悬念,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带着疑问
进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浮力
1、浮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让学生找到两幅图中的浮力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出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
得出结论: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衡、二力的合成等知识来分析物体的运动,
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
2 、演示实验:
被拉直的毛线与重垂线的方向都是平行的,这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分析悬线竖直向上的原因,多力平衡
3、请学生思考给出浮力科学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4课堂练习:画浮力的方向

5、将重物丢进水中,提出问题:会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重物的物重,读出示数;用手向上托重物,读示数,示数减小,请学生用所会的知识画图分析重物受到向上的托力大小?
将重物放如水中,分析示数减小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及浮力大小,找一组学生展示成果并解说。
结论: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且可以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即,
6、课堂练习:例2、例3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及设计实验的
能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红蜡烛升起来;乒乓球上浮、铁块下沉等;提问:为什么它们会上浮、下沉,继续问:受到的浮力是怎样获得的?学生观察、体验、再分析。
(设计意图:演示的实验器材,都经过细心的精选,美育教育;培养学生

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选文库
  • 文件大小182 KB
  • 时间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