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建造地下连续墙必不可少的临时构造物,是成槽设备进行导向,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导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边线和标高,同时,导墙还是维护上部土体稳定,防止土体坍落的重要措施。在施工期间,导墙经常承受钢筋笼、浇注砼用的导管、成槽机等静、动荷载的作用,因而必须认真设计和施工,才能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正式施工。
二、编制依据
铁道部第三勘查设计院截止到目前的设计图纸。
适用于本施工方案的相关规范如下: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为地下结构,基坑深约21m,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地连墙深60m,T型段深45m。由于本工程地质条件不好,属于典型的软弱土地基,为保证地连墙的质量,本工程采用“”型的导墙,导墙顶标高高于临时道路路面100mm,导墙高2m,下方宽度为800mm。底板及侧壁厚度为200mm,顶板厚度为250mm。内部钢筋竖向为二级******@200mm,水平钢筋为二级******@200mm。为了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机的顺利施工,顺直段导墙间距为1050mm,突出段导墙间距为1080mm。因为成槽机型号为SG40A,该机械抓斗张开后口径为3000mm,为了保证该机械的顺利施工,地下连续墙突出段的尺寸必须由1800mm改为2000mm。详见“地下连续墙及导墙与轴线尺寸关系图”。
四、导墙施工
1、施工流程
第二段模板支设及验收
第二段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第二段模板拆除及清理
在导墙之间设置横撑
第三段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第三段钢筋绑扎及验收
第三段模板支设及验收
第三段模板拆除及清理
导墙施工完成
导墙回填土,并进行分层夯实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测量定位放出开挖线
机械土方开挖
钢筋绑扎及验收
第一段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第一段模板拆除及清理
剩余200mm厚土方进行人工开挖
第二段钢筋绑扎及验收
基础垫层浇注
第一段模板支设及验收
轴线投测,并弹出控制线
导墙之间混凝土垫层破除
2、施工前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根据图纸要求编制相应的方案和技术交底。
2)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均已到位,并经过安全、技术的教育。
3)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等因素,暂定每40m为一施工流水段。
4)进行材料、机械及人员的准备工作。
5)根据导墙的实际结构形式,现将导墙的结构施工分为3个阶段,具体划分详见下图:
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阶段划分
(2)场地平整
利用挖掘机将现场的自然地坪进行平整,使平整后的地面在同一个标高。每段导墙施工前必须施工临时道路,以保证物资运输、土方外运及混凝土浇注。由于成槽机自重大,且地连墙成槽深,为确保地连墙施工质量,必须保证地连墙施工时成槽机能够保持平稳不下陷,而本工程临近海河,地质条件差,因此必须对成槽机行走路线和钢筋笼吊放路线进行硬化处理,处理措施如下:整平(导墙标高下400mm)→夯实→钢筋绑扎(二级16双层双向,间距200mm)→浇筑250mm厚混凝土,标号C30。
(3)测量定位放线
1)以铁三院给定的坐标点CPI204和CPI205为基点,将坐标点和高程引入施工现场,在不易碾压的位置固定保留,以备后期放线及内部闭合校验。对引进施工现场的坐标点和高程定期使用坐标点CPI204和CPI205进行复核,以防坐标点沉降引起偏差,确保引进现场坐标点的准确性。
2)施工前,首先根据图纸中给定的坐标点计算出坐标点和导墙之间的关系,用全站仪和钢尺定出导墙的轴线和内边线,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导墙的控制线。
3)以引进现场的固定高程点为基础,测量现场地面标高,确定桩顶标高。
4)根据图纸要求和现场的已知点坐标,放地下连续墙导墙的开挖控制线。本工程为了保证内衬墙结构施工的内净尺寸,将导墙轴线向坑外侧外放50mm(T型段部分外放80mm,)。
5)地连墙间为工字钢连接,工字钢凸出每幅地连墙300mm,另外,由于两家施工单位不可能同时施工连接处的地连墙导墙,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地连墙施工没有导墙的部位的土方坍塌,因此导墙须加长,加长约500mm,所以与其他施工单位地连墙相接处的导墙需向其他施工单位方向外放800mm。
地下连续墙及导墙与轴线尺寸关系图
将调整后的轴线放出后,放导墙开挖控制线,控制线为地下连续墙导墙外边线外放1
000mm。
3、导墙土
地连墙导墙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