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05思政改革方案的推出,我们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成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课程成为我们必须努力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联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联系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变化,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注入新鲜的时代内容,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有的放矢地讲解,用先进理论阐释现实问题,用科学方法引导学子思索,用真情互动打动学生灵魂。唯有如此,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所以,准备从两大方面进行改革。
一、面对改革后第一门开设的思政课,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在课程教学上寻求改革的突破点。
首先,面对新教材,我们要真正学好用好教材,必须创造性地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为课本的抽象性和纲要性特征,我们必须花时间认真研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容,努力文件式语言转化成口语式的语言,把握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如“把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全书的主线”、“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将道德与法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说,这些就是教材的“创新点”。要讲好它,必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和补充法律知识等,做到教研室集体备课,集体讨论。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也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逐渐转变成案例探讨等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拟在学期教学过程中增加以下一些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
1、开辟课前新闻播报(名人名言、以案说法)栏目,每次有3名同学上台表演。
2、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搜集教学案例、flash动画、风景动画片(风景名胜)、名人、名人名言、音乐、歌曲等,寄到我的信箱里,可以写在作业笔记本上。要求每名同学申请一个电子信箱,然后填写在登记表上,以便师生之间随时交流。我的电子邮箱。
3、演讲会:美国人曾把舌头、原子弹、金钱合称世界三大威力,现在又把口才、美元和电脑作为“三大战略武器”。口才是一个人德、学、才、识的综合体现,是其素质、知识与能力的集中反映。口才——交际的通天塔;口才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精华;口才是事业成功的阶梯。通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把口才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成功的人生,75%取决于交际。据对北京29所高校调查,31%的毕业生口才不好,不懂得在面试中如何展示自己,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夸夸其谈。为了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定期举行演讲会。在学期中将开展的演讲主要有:我的未来不是梦;名人成功之路;奉献者之歌、家乡美、祖国颂(或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可以制作课件配合演讲。
4、辩论会: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讨论会:我的道德观。
5、期中测试:表达能力要靠平时的积累,一种方法就是经常与别人讨论问题、谈话。现代人因为追求的东西太多,往往忽略了人类几千年的很多历史知识,这也是知识面窄的一个原因。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如果没有历史知识,大家对文化的了解只是一个平面和投影,不够完善,而这些文化正是人类为了改变命运、抓住机遇而取得的经验的积累。撰写《展望我的大学生活》即我的大学生活设计方案,作为期中成绩。
二、针对课程内容相应的社会实践改革方面
在教学中主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调查数据与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理论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规划未来。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对大学新生最有帮助的课程之一。
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指南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配合2005年教育部关于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社科部以我院第一门开设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代表,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经验,尝试实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具体计划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点、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原则。任何科学理论都源于实践,同时又都负有指导实践的任务。政治理论教学更是如此。它不仅要受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能力的制约,更会受到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有关的社会实际及其在思想上的影响,有理有据的分析,帮助学生明辨真伪、分清是非,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并逐步教给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才能真正取信于学生,学生也才能接受和掌握所学的原理概念,提高思
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改革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