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分类
庐山区海会中心小学叶振
一、说教材分析:
《三角形分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6页的内容。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对三角形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学习了角的分类和直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自然的引入。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对各种三角形根据角、边进行分类。认识和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理解两者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观察、比较中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讨论活动,体会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主动参与,培养自我探索意识和勇于创新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三角形分类》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是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因而我认为“三角形分类”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固体胶、剪刀等。
六、说教法与学法:
常言道:“学有良方离不开教有善法,教有善法离不开学有良方”。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认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在这个理念指引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二) 揭示课题
(三) 探究新知
(四) 巩固运用
(五) 全课小结
锐角直角钝角
三角形分类说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