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初起--可用葱豉汤
可用葱豉汤 增加预防感冒的法宝四根汤
原帖在感恩的心老师的博客里,在这里转帖一下:
最近甲流非常严重,女儿班里已经有七人发烧,一人确诊感染。班主任说要等到三人确诊甲流方能停课。 因为没给孩子打甲流疫苗(昨天听说打疫苖的也有感染的,这是意料之中的),我每天除了按照老师要求测体温外,还要为她拨动胆经的阳陵泉调理身体的枢机、检查舌苔、喝豆浆养木气平疏泄,而且因为今年又是湿寒主令,所以不给她少穿衣服而是“秋捂”了。
孩子如果发烧了该怎么办?根据中医理论推测,猪属寒性,正是喜风寒条件的病毒的最佳宿体。猪流感必然具有风寒感冒的特征:高热无汗,身紧恶寒、骨痛鼻塞、咽肿咳嗽,主犯在肺。樊正伦医师在博客中说“刚发病的时候还不是很严重,用麻黄汤发散就可以了”。
那么小孩子能不能用麻黄汤呢?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指出:小儿荣卫薄弱,麻黄用量再少也会将肺气散伤,而成喘逆危证!我在国庆期间,确实碰到一个小孩,因为咳嗽在北京城西的一家著名的中医院喝汤药后发生了哮喘,家长只好去输液,看来医生很可能是用了麻黄等药。彭先生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得出了一个极妥之方,可以将小儿一切外感完全解决---这个方子就是葱豉汤。他说:“凡用葱豉汤,舌有黄苔,无论润燥,均用。葱豉能消散胃滞也。如外感初时恶寒,后虽单发热,只要鼻塞身痛头痛,仍宜用之.....葱头带须一个,豆豉三十粒为最轻剂.....葱豉汤四季感寒鼻塞发热均可用之。”
有家长可能会问:能不能用姜糖水呢?我觉得在秋冬季节孩子内热较大,脾胃有热,不适宜用姜汤水来治疗风寒感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说:“曾见医家,用生姜治小儿咳病,益治益坏,太多太多。因小儿脏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之故。治小儿病不用生姜,任何病证都能治好。一用生姜,无论何病,无不变生后患者。治小儿病以全不用生姜为妥。惟寒吐可用生姜汁少许,以降胃胆肺极佳。”
葱豉汤的具体做法:
【原料】连须葱白
淡豆豉
黄酒
【制作】将葱白、淡豆豉、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黄酒煎煮,最后加入白糖。(白糖既可补中气又能使此汤口感较好)
【用法】热服,服后盖被取汗。
【功效】解表和中。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
Dandouchi- ( KB)
2009-11-16 13:12
淡豆豉-药材-药店有售
子非注:,不是四川地区朋友平时在菜市买的那种没有辣椒的那种。(偶原来也听说过类似的方子,一直以为是菜市的那种呢!!)
,用少了效果不佳,我就是自己用少了才没有发挥这汤的最佳疗效的。
顺应自然老师在这个帖子里35楼提到过用量
30粒是最低剂量,可用于五岁以下的小儿。大人用葱豉汤的正常剂量是带须葱头三五个,淡豆豉两大勺。6岁以上的孩子至少可用这个剂量的一半,用少了效果不明显
,本身有汗的人不用吃这个
请看这里顺应自然老师的回帖
顺应自然: 食欲从星期天开始就一直很不好,舌苔有点黄厚,舌头中间位置舌苔像一块奶斑一样又黄又厚",这是中气不足,有积食的情况。您可用淡豆豉熬成浓汤给孩子喝。还可热手巾搓擦扇子骨中间背脊两旁,须用力擦至肉下,作左升右降的擦法。或用葱头捣烂加麻油少许搓擦,可和脾胃,消积食。按脾经和板门是对症的。
,四豆饮的
具体时机:
?tid=31660&extra=page%3D2&page=1
风寒感冒时:葱豉汤(葱头带须一个,豆豉三十粒为最轻剂)一天三回!(子非注:这个可是最轻剂哦,大一点的宝宝比如5岁以上之类量要多一些了哦)
风寒发烧时:葱豉汤+黄豆水
风热发烧、水痘、麻疹:四豆饮(黄豆二十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十五粒,尿长去白饭豆)
,链接在这里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哦!
?tid=2700&extra=page%3D1
制作过程:用菜刷子将萝卜根、白菜根、葱根(带一点葱白)、香菜根刷净,水开后将所有原料入锅,不加盖,煮5~10分钟,放温即可喝。每天1次,连服3天,每月一次可预防感冒。适于1岁以上宝宝
治风寒感冒的绿色方法
风寒感冒还可以泡泡脚,加些艾叶更好。
小儿发烧的类别和绿色治疗(精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