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制度规范
摘要:"影子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也引来了各国政府的焦虑和担忧。在我国,由于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政府不能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本文旨在借鉴国际监管经验,论述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影子银行" 国际经验我国的问题监管建议
一、"影子银行"概述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影子银行"是指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工具和产品,是除接受监管金融机构以外的,提供金融组合产品,股权资本融资,融资以及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2010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上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的,充当储蓄转投资的中介机构。在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主导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给国家和居民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激增,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急剧上升,货币市场流动性的萎缩,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影子银行"所存在的巨大风险。
(二)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动因分析
在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其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大部分由国家控制或地方政府控制。而这些银行倾向集中于向大型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因而导致传统银行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要求,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运作时急需解决资金贷款问题,又不能从传统银行得到融资贷款,使得"影子银行"在中国得以生根,并迅速成长。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低,储蓄者和其他资金提供者不愿接受,银行存款的低利率,转而将银行存款投资到基金、理财、保险、信托、私人借贷等金融产品上,提供"影子银行"所需要的资金。
,以及资本市场对利益的追逐,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进入影子银行系统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全国准备发证、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担保法人机构达6030家带有"担保"字样名称的公司将近15000家。截至2010年6月末,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达到1940家,。典当行业也快速扩张。商务部统计,2010年上半年,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103万笔,典当总额847亿元。
二、"影子银行"之监管
(一)国际"影子银行"的监管模式
,提高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强度,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要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监管模式为:
1)首先视注册地分为联邦及州两级监管,统一层级又存多个监管机构。
2)联邦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首先是美联储,为中央银行进行监管,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管理和监督银行持股公司、监督州成员银行。二为货币监理署,负责银行业风险评估。三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市场准入审核、银行检查、破产银行处置及对州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监督。四是社会保障署和保险局,由社会保障署和州保险局构成,负责监管社会保险。
3)州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有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州银行监管局, 储蓄监督局,州保险局;各司其职分业监管。
,在传统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间设立隔离带。
美国金融监管引入"沃尔克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制度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