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把握课标精髓 走好“回归”之路.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握课标精髓走好“回归”之路
语文教育“回归”哪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语文教育界泰斗杨再隋早在2009年就呼吁:本色语文、语文本色;特级教师贾志敏一生都在演绎追寻语文“真实、扎实、朴实”的“三实”本真之路;我区语文专家黄亢美一直强调留住语文的根,提倡“守根教学”、“母语教学”;倡导“诗意教学”的特级教师王崧舟强调要“回语文的家”……“本色”也好,“本真”也好,“守根教学”也好,“回语文的家”也好,都是2011版语文课标给我们勾勒、描绘的语文教育的蓝图。2011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亮点和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语文课程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目的清晰、目标明朗,那就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那么,怎样“回归”呢?笔者认为:
一、学习语用,创设情境
李吉林创设的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再现或营造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台,使学生在心理最佳状态下去学习,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
王崧舟也特别强调要创设学习语用的情境。那么就整篇文章来说就要创设的是大情境,是根据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确定这个大情境创设的感情基调。如《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营造情境是激昂、深沉、严肃、庄重的,读语气缓慢的。在这种氛围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教科书的珍贵,来之不易,从而对课文中为了保护教科书而付出生命的指导员怀有崇敬的心情及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就一个个环节训练点来说,就要创设训练点的小情境。小情境构成大情境,一个个训练点情境的创设才能产生整篇文章的学习、整节课的大情境。如开课、新内容的导入、朗读、说话、写话等小环节训练,都要认真创设情境。例如:王崧舟教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创设情境引读片段:
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知道这‘又一年’已是多少年了吗?诗人陆游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六十五年了。六十五年――七百八十个月,六十五年――两万三千七百三十九天啊!同学们,‘一年过去了’(指示诗句),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教者采用排比、层递、复现等修辞方法创设情境:漫长的时间,漫长的等待,整天以泪洗面,哭干眼泪,哭瞎眼睛,等来的总是失望。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反复地层层推进式朗读,自然产生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和对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失望那种悲凉的心情。
如何创设情境?借助语言来创设语言情境、以图画创设情境、以音乐创设情境、以实物或演示创设情境等。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不论以何种方式创设情境,我们都应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才能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学习语用,文道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语道出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能力。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

把握课标精髓 走好“回归”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