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庐山
目标定向
1、 了解庐山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背诵有关庐山的诗歌,了解黄山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提供资料:
播放庐山自然风景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庐山的美,导入新课。
二、自学生疑。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提出疑问。
三、点难拨疑,介绍庐山的情况
庐山的地图位置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 位于九江县以南, 星子县以西。 它是世界
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 风景区总面积 302 平方公里,山体面积 282 平方公里,
最高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
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 25 公
里,宽约 15 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中国江西省庐山的一条步道裂,山体多峭壁
悬崖,相对高度 1,200 ~1,400 米。主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4,836 呎 ) ,山势
雄伟。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 结庐为舍, 因名庐山。 又称匡山、 匡庐。
东汉明帝 (58 ~75 年在位 ) 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 6~8 世纪又为道家、诗人、
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山地夏
季凉爽, 7 月平均气温 ℃,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
均雾日 190 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
岩石状如牯牛得名, 海拔 1,056 米。清光绪年间先後为英、 法、美等国强行租占。
1935 年始收回。现兴建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
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 2009 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
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
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 382 平方公里,山
体面积 282 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 1474 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
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
刚柔并济, 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春如梦、 夏如滴、 秋如醉、冬如玉”,
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 历史造就此山, 文化孕育此山, 名人喜
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
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
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从司马迁“南登庐山”, 到陶渊明、 李白、白居易、 苏轼、
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 1500 余位文坛巨匠登
临庐山,留下 4000 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
“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
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
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 25 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
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 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
传统文化:庐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