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做主
团体性质:异质性、封闭性的生涯规划型小组
团体规模:由8—10名大学生组成
参加对象:小组成员为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大学在校生。希望成员之间是异质的,所以在成员的选择上会尽量的平衡性别和专业。需要成员有较强的自我规划需求,能认真的对待小组活动,真诚对待组内成员与成员和睦相处。将不选择刚刚经历了重大事件或性情过于极端的组员,并且确保组员之间是陌生的。
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费用:每周一次,共5次,。封闭的、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教室。海报印制费和购买费等约30元。
组长介绍:
某某某:女,`学习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及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为人真诚、开朗、乐观、热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比较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受过专门的训练。
团体目标:
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探索,深入认识和了解自我,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大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理论依据:
1) 人格因素在职业选择上的影响
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选择模型是建立在人们早期童年时的经历和以后的人格发展将会影响他/她的职业选择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性向,而是可能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Holland认为,这种性向越相似,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他认为可能的职业性向分别为实际性(realistic) 、调研性(investigative) 、常规性(conventional) 、艺术性(artistic)、企业性(enterprising) 、社会性(social)
2) 职业锚:
施恩(Schein)阐述了不同的人可能以他们的天资、动机、以及个人价值为观点,从而为他们的职业作出不同的定义;个人发展职业锚将会指引他/她的职业生涯。职业锚要有五大类型:
- 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
- 安全型职业锚
- 自主型职业锚
- 创造型职业锚
职业锚可以判断雇员达到职业成功的标准。通过职业锚,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的效果。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表现,然而个人的技能也必须符合工作职位的要求。因此,个人必须具有或者具备发展与其喜欢的职业相适应的工作能力,这就对组织的选择和使用人才提出了同样要求,必须实现规范的组织生涯管理。
3)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职业生涯阶段如何划分,各国专家学者有不同的划分理论和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过长期研究,对于实践产生过广泛影响。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
幻想期: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
尝试期:11~17岁
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年龄段
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论,事实上是前期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是初就业前人们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变化发展过程。
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以此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
职业准备:典型年龄段为0~18岁
查看组织:18~25岁为查看组织阶段
职业生涯初期:处于此期的典型年龄段为25~40岁
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位职业生涯的后期
参考文献
《我的生涯我做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韩景旺,沈双生,田必琴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
《团体心理辅导》樊富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团体方案
单元
单元目标
活动流程及内容
一
会面1
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了解
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
建立团体规范
棒打薄情郎
关注练习
小组的基本情况介绍(目标、性质、规则)
二
会面2
让成员思考和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促进成员自我价值的思考
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和团体凝聚力
信任圈(热身)
过去现在未来
我对大学生涯规划的看法
三
会面3
会面4
让组员对自我的人生价值做更深层次的探索
明确大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如何通过大学阶段实现人生理想
做铁坦尼克号分享感受
我的大学画像分享感受
我的规划
集体探讨
如何合理有效的渡过大学阶段
四
会面5
总结自己所得经验感悟
相互反馈在团体中的表现
互相鼓励,用行动创造美好明天
笑迎未来
分享感受和收获
填写反馈表
结束团体
(十一)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
活动1
棒打薄情郎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
组员之间彼此陌生
我的大学我做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