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关高血压的防治问题.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血压病常识
据2013年9月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但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低于40%与10%。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高血压病认识不足,存在很大误区和治疗的依从性差(不愿意服药治疗、漏服药、随意停药或自行减量),严重影响高血压的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提高,使心血管病死亡率很高,占总死亡率41%,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350万,其中70%脑血管病与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可见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宣传,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教育、引导,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及长期治疗性的认识很有必要。只要高血压病患者认真按医嘱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使血压平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无脑梗塞合并症者中青年患者降至120/80以下(自己能适应的程度),可以减少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危险,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死亡与脑出血、脑梗塞致残。
什么叫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一些患者可有头昏、头痛(特别枕后头痛)、乏力不适症状,但多数高血压患者早期无特殊不适,以致达到重度高血压仍无明显症状,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不能及时发现,使高血压得不到及时治疗与预防,或者明知自己有高血压,因为暂时无不适,不愿意服药治疗。很多患者出现中风才后悔,但为时已晚。这是心、脑血管意外致死致残呈逐年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最多(占90%以上),最容易被忽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去除这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就不能有效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危险因素
除遗传、年龄因素外,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高盐低钾饮食、超重与肥胖、过量饮酒、长期工作压力大与精神紧张、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等。其中高盐低钾摄入是我国高血压人群的很重要特点。
高血压的危害
持续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及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是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歇、肾功能衰歇、主动脉夹层瘤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
有报道,高血压没有得到及时医疗干预,几年后就可能出现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甚至危及生命。有资料显示血压大于150/100者不认真治疗,平均寿命将缩短15年,重度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不治疗,自然病程(寿命)一般不超过15年。
因此呼吁有高血压未治疗者,或经治疗血压波动明显,或仍然超过150/100mmHg者,
要及时到心血管病科诊治或咨询,按照医嘱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并积极采取非药物措施,确保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并保持血压基本平稳。
一般病情较重的高血压患者每个月宜前往心血管门诊复查与咨询一次,普通高血压患者每3个月门诊复查与咨询一次。以便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长期用药,确保安全、无明显并发症,提高近期与远期的生活质量,幸福美满一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逐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特别医疗保健日趋完善均寿命也有较大的提高,由50年代的35岁,提高到现在是70多岁。但是,在我国“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现象”。我们在日常体检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30-40岁的青年人高血脂

有关高血压的防治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8-10-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