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值得感谢新京报 2018-07-3003:00:09春风化雨要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但舆论如果借机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那就把个案的价值和意义带偏了。“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一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对贫穷能有如此认识和理解,值得敬佩,但这不足以形成舆论“感谢贫穷”的理由。有点儿社会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一点:绝不能因为家庭困难的王心仪考上了北大而感谢贫穷,也不能因为考上北大的孩子写了一篇《感谢贫穷》而感谢贫穷。王心仪能考上北大,绝不是因为她家庭贫穷,而是因为她在家庭贫穷的情况下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生活状态的结果。苦难没有意义,战胜苦难才有意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状态不值得赞美和鼓励,值得赞美和颂扬的是这种状态下“动心忍性”的精神,方可能达到“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同样,贫穷没有意义,它只会造成困难,连王心仪本人都承认贫穷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也带来了痛苦、挣扎与迷茫,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贫穷无法造就美好的品质与性格,克服和战胜贫困造成的困难,才能提升这段经历的意义。难能可贵的就是,年轻的王心仪能够做到“动心忍性”,贫穷没有影响她对梦想的追求,反而“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她很好地调整心态,勇于面对贫穷给她带来的困难,克服了贫穷给她带来的痛苦、挣扎与迷茫。所以说,并不是贫穷让她成长,而是那份韧劲和坚强,让她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一个成年人面对贫穷都难以保证做到意志坚强,乐观向上,更不能苛责贫穷给一个孩子带来积极的结果,贫穷并不必然让一个孩子坚强、乐观
贫穷不值得感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