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
冯春常
摘要: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除了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管理负有责任外,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会计除具有立足于不同的会计单位,发挥对某一特定主体的反映、监督和控制的基本职能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社会责任也逐步增强。本文以当前经济转型时期为大背景,主要阐述会计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社会责任;经济转型时期
一、引言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除了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管理负有责任外,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企业人道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在其所著的《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既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具有拥有者创造利益和财富的工具,它必须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负责。”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或方法,立足于不同的会计单位,发挥对某一特定主体的反映、监督和控制职能,从而为这一特定主体服务,这是会计的基本职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社会责任也逐步增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计划经济会计管理模式已被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管理和约束模式正在建立之中,如果片面提倡会计回归微观主体,忽视会计本身所固有的社会责任,其结果:一方面必将导致企业会计约束机制失灵,形成会计资料虚假、帐目混乱、会计秩序失控、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或被侵吞;另一方面使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丧失了真实可靠的微观财务信息支持,建立在虚假、扭曲的微观信息基础之上,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驾御和调控。
二、我国建立会计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突出强调完成这一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经济转型时期,建立和强调企业会计的社会职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经济转型时强调会计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整顿当前会计秩序,明确会计职能的本质特征。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国企业产权制度从过去单一、垂直型公有产权模式向多元化、复合化立体型产权模式转变。相应地,会计模式也改变了几十年分所有制、分行业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转钦过程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我们理想中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和运行;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目前管理制度无法控制的空隙,其结果,普遍出现经营者利用当前所有者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和社会监督不利的空隙,制造虚假财务信息,会计报表的数据、信息随经营者的主观意志而被肆意修饰,由此带来投资者权益遭受侵蚀、国家、职工和社会公众利益被忽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贪污腐化屡禁不止、社会分配苦乐不均等现象。因此,在转型时期,应特别重申: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除了受托经营,从经营者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外,尚负有向所有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社会集团提供会计信息的责任。要求会计人员秉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忠于职责,不偏不倚地按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财务成果进行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的核算,并向有关各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发挥会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这应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职能区别于其它
会计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