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云龙山讲解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云龙山讲解词
大家好!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云龙山风景区的北大门, 抬头请看, 您面前这片苍松翠柏之地便
是闻名全国的云龙山了。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城区的南端,北临市区,西接云龙湖,是国内
50 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海拔 142 米,自北向南连绵起伏约三公里,由九节山头组成,因
其蜿蜒如龙, 又常有云雾缭, 故得此名。 云龙山既有美丽神奇的的自然风光, 又集佛教文化、
宋代文化以及唐宋明清石刻和建筑文化于一身,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
地,素有 “徐州诸景之首”的美誉。
现在请大家拾级而上,随我一同游览山中名胜。
现在您面前的这座青石扶手桥可是大有来历, 该桥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元年, 当时苏轼任徐州
知府, 常率众宾客游山, 一次酒后苏轼路过此地, 不慎摔进了桥下的小水沟,之后徐州的老
百姓为了方便太守行走,就在这里搭起了几块石板,取名“苏步桥” 。1999 年园林部门对其
进行翻修, 就是您现在看到的样子。 一座小小的青石桥, 却将旷世文豪东坡先生与淳朴善良
的徐州百姓联系在了一起, 这段渊源也许比眼前的美景更令人陶醉。 您说呢? 走过苏步桥,
您现在看到的在悬崖上刻下的“造林兴学、富国强兵、发扬民主、保障汉京”十六字碑就是
戴季陶石刻,戴季陶,曾任民国立法院院长, 是蒋介石的好友,这是他在民国十九年九月登
云龙上时所题下的字。
各位朋友,现在山路开始变得陡峭了,请您小心慢行,注意安全。好,现在请大家在这座亭
子里休息一下,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怀古亭,此亭原名 “醉亭”,始建于民国年间,为的是
方便文人雅士聚会饮酒及游客休息。 那么后来为什么又该名为 “怀古亭” 呢?细心的朋友已
经看到了 ,在亭边的石碑上刻有 “毛泽东主席登临处” 几个大字, 是的,1952 年 10 月 29 日,
毛泽东主席登上云龙山,并在此亭留影,同时作出了“并作出“绿化荒山,变穷山为富山”
的重要指示。从此,徐州人民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热潮。为纪念毛主席登临,此亭
更名为“怀古亭” 。
现在您看到的这一组可廊是 1996 年重修的云龙书院的组成部分,穿过可廊,我们看到的是
著名的 “东坡石床” , 大家看这块石头,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石床。苏东坡酷爱旅
游,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常常几杯酒下肚,就醉了。 “醉中走上黄茅冈” ,便是其中的
一次。宋神宗元丰元年( 1078 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他的好友在张天骥处饮酒作诗。
此时, 正值苏东坡率领徐州军民取得抗洪胜利不久,心情舒畅,不觉就多喝了两杯。酒后忽
起游兴,就约几个朋友一起登云龙山。醉意朦胧的苏东坡走到冈头时, 就不胜酒力,只好仰
卧在一块较为平整巨石上休息。路人瞧见,禁不住拍手大笑:太守醉了!此情此景,激发了
苏东坡的诗兴。他出口成章,吟诗一首:
醉中走上黄茅冈, 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
长, 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
这石头,于是就成了苏东坡在徐州的一处遗迹。
东坡石床长  米,宽  米,其貌不扬,但因为有了这个传说,而变得不平凡起来。
大家看看苏轼的雕像,端着酒杯,望天而坐,尽显豪迈之气。
爱旅游的人能长寿。苏轼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 30 多岁, 苏

云龙山讲解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0-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