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
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
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历史及姓名的内涵与
外延,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姓名 宗法观念 宗教信仰 共性 差异
引言: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常敬宇, 1995: 1) ,而“在人类社会
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 ,, 人际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
统,‘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 ,是一种社会现象 ,,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
和发展。”( 田惠刚, 1998:1) 西方一些学者 (Gilman 和 Brown,1958;Brown 和 Gilman ,1960;
Brown 和 Ford , 1961;以及 SusanErvin-Tripp , 1972) 曾对称谓语和社会的关系,称谓语的
社会功能,以及称谓语的使用规则等作过调查研究, 其成果得到普遍运用 ( 贾玉新,2003:332) ,
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浩瀚的中西称谓语中有许多语用隐喻含意在里面,常根据人的社会地
位高低贵贱、体型、性格特征、语言文化、头衔、区域及宗教信仰等来进行相互间的称呼。
因为我们知道“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正是这种认
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 。 ( 束定芳, 2000: 50) 一、汉语宗法成分称谓:
 汉语称呼系统中的宗法成分:由于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文
明古国,因此,宗法观念比较森严,也表现于称呼中。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家庭为核心向
外扩展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必然回形成社会的差序结构。与社在这种中国特有的家庭一社会
结构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按照秩序井然的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来排列 ,, 家庭会的联系完
全以家庭与家庭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
等级森严。” ( 田惠刚, 1998: 222) 汉语称谓中直系血亲的称谓十分复杂和严格。古代有五种
“六亲” 之说。“ 1、父子、 兄弟、 姑姊、 甥舅、 昏媾、 姻亚 (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 )2 .父、
子、兄、弟、妇。 ( 《周易・家人》 、子、兄、弟、妻、子。 ( 《汉书・贾谊传》 ) ”
子、兄弟、 从父兄弟、 从祖兄弟、 从曾祖兄弟、 同族兄弟。 ( 贾谊 《新书・ 六术》 ) ,, 等” ( 田
惠刚, 1998:225) 现代一般只有第三种,即: “父、子、兄、弟、妻、子” 。所以,古代有“六
亲不认、株连九族”之说。古时候,信奉宗教及其普遍,所以有的姓氏反映出宗教色彩,华
人有“佛/佛图” 等姓,皆因先人习佛图之教, 所以以此为姓。 佛图为梵文/ Buddha 的音译,
现已借用英语词,意为“佛,如来佛” ,而中国宗教中的佛教与道教,特别是自汉代从印度传
人中国的佛教,对中国的思想和人名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普渡众生、救苦
救难等思想渗透人心,人们甚至在姓名中也表示出对佛的虔诚。如:隋末武将有宋金刚,唐
2
代武后手下有高力士,晋到隋朝,名和字全部用佛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